279放手一搏(上)
烟雨如幕的庐山深处。
第106团在凤凰嘴团部举行营连长会议。
郭甫臣首先说道:“考虑到第106团在山区钻行作战须快捷迅速,师座指示该我团全部改为驮马编队,并把师直辖的第52山炮营配属第106团,此外,还将军的情报主任参谋曹格派来我团,协助指挥。大家欢迎。”
一个长得非常不起眼的路人站了起来,他这个样子,放在人群里就是一滴水放在了水里。曹格迎着掌声敬个礼,又坐下。
“老曹是个低调的人。”郭甫臣笑道:“此次深入迂回作战,全赖“奇”和“快”……”
接到军的预今后,郭甫臣即悄悄将团主力逐步从马回岭正面转向西北地区集结,仅把1个步兵营和1个骑兵营等约2000人马留在马回岭的对峙线上,佯作主力。
会上,郭甫臣突出强调了尤须注意之处,“本次作战成功与否,第一,在于能否对敌秘匿我—之行动,官兵应对突破成功之要决特须戒心,夜间行动时,须于昼间
作充分之准备,……绝对禁止使用手电筒。夜间移动昼间驻止之部队,绝对不许昼间行动;第二,在于行动是否迅速,在到达作战目标之前,如遭遇敌阵地时,不可使用过多兵力胶着一处,应尽所有手段,利用地形,迅速机动
迂回,如不得已而须力攻之部队,可适当使用毒瓦斯,作扩大战果之准备。”
接着,团参谋长详细交代了作战设想及各部队行进路线,并对官兵武器口粮携带数量作明确规定。
“此次作战,为突入敌阵的无后方作战,粮弹药以自队携行为原则,官兵务须尽量轻装,设法多携弹药。每人携带口粮以6日份计,但在作战期间,一般以23为定量,则可维持9日……”
某部排长请示,“现有伤病患者如何处理……”
郭甫臣不等参谋长答复,即声色俱厉地说:“为增强团战斗力,伤病患者以携行为原则,各部队不得依赖卫生队,或野战医院,轻病者须勉与本队同行,途中所遇困难,皆以精神力克服之。各部队长须使本队官兵切实认识,掉队落伍者,必被敌俘。”
团会议笼罩在一片肃杀气氛之中。
郭甫臣跟着下达了作战命令:“团以主力,于10日内突破五台岭附近敌阵地,进出于德安西南方,自侧背攻击德安周围之地。”
黄昏,第106团人衔枚,马裹蹄,借着暮色向南疾进。
此番出征,无论从哪方面看,这次行动都出乎北洋军队意料之外,是不折不扣的奇袭。杨帆骤出奇兵,堪称阴狠,时机把握也正在火候。此招一出,顿时打乱了北洋军队反攻瑞武路的既定步骤。
麒麟峰、覆血山剧战之日,南浔和瑞武之间形成甚大之空隙,北洋军有力一部转用于瑞武路,已为敌机侦知。
故由此空隙侵入,可以避开正面攻击之不利,且可解救第27团之危。故其第106团裹6日粮,向西轻装疾进。
……
凌晨,刚刚经过一夜行军,正暗自为自己诡秘的行动而庆幸的郭甫臣团,突然在竹坊桂附近与第4军的搜索队遭遇。
郭甫臣接到报告,又气又恼,仅仅一夜,奇袭就变成了公开,好在对方是搜索队。
郭甫臣当即下令:“以小部队击溃敌军,我团主力按计划疾速突进,不得停留。”
……
北京整月都是阴雨绵绵,满街烂泥巴。
这天,雾散云开,大街小巷的梧桐树展着新绿,赏心悦目。晴朗的天空下,北洋政府的陆军部显得颇有气度,青灰的楼门虽不甚高大,却威严、肃穆。
陆军总长段祺瑞在陆军部旁边的私宅主持的“庆功宴”正在这里举行。北洋军的军政要员齐聚一堂,正待举杯畅饮。
袁世凯在宣统初奉“旨”养疴时,曾把价值30万元的府学胡同私宅慷慨地赠给段祺瑞,段祺瑞从那时起便住在这所房子内,在该宅辟一个侧门以与陆军部军需司的走廊相通,经常由这门出入。最近在陆军部闲的蛋疼的北洋旧人,齐集一堂。
自从袁世凯把他儿子袁克定火速提拔的私人,因为江西战局的失利打倒一片之后,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旧人像过节似的,其中最活跃的就属王占元了。
王占元满面涨红的说道:“……放弃兵权,老子并不在意,孙传芳是老子多年的老部下。只是南浔线大战刚刚开始,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削了兵权,我将何以对国人、对部下交待?几年来我一直是力主剿“匪”的,今日我的脸面往哪儿放?”
王占元是怀着一腔怨怒,交接了指挥权,并把所属部队及后方军务交代后,径直回返北京自请军法裁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