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ldo;自愿&rdo;,完全是一种在控制下的胁迫。关于这一点,大鹰所著
的《志愿军战俘纪事》有详尽的介绍,笔者不再赘述。
出这损招的美国人让美利坚合众国蒙受了国耻!
868
开
国
第
一
战
杜鲁门、李奇微们的这种作为实在让人瞧不上。
其实,就是在美国军政当局内部,对这种下三滥的招数也不是
没人发出不耻之声,比如&ldo;联合国军&rdo;首席谈判代表特纳?乔伊海军
上将,比如国务卿迪安?艾奇逊,他们都曾经不同程度地对&ldo;自愿遣
返&rdo;表示过异议或贬损其价值。
可问题是,不弄这个,美利坚合众国的面子上哪去找?
归根结底,这还是恼羞成怒下的损招。
要是打得顺手,美国哪会费神折腾这种下作把戏?
比如海湾战争,美国人打得清楚,赢得明白,逮了10多万伊军
俘虏,放得也痛痛快快干干净净,绝不来什么&ldo;自愿遣返&rdo;、&ldo;一对一
交换&rdo;什么的。
留着干吗,还要管吃管喝,多麻烦!
既然谈不下去,那就开打。
打也麻烦。
1951年12月27日,停战谈判30天签字期刚一过,&ldo;联合国
军&rdo;总司令马修?李奇微中将就命令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詹姆斯?范
佛里特中将提出转入攻势作战的计划来。
范佛里特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
计划?什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