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阵地
陈赓点拨筑坑道
说是&lso;胜利的&rso;,还不如说是&lso;悲壮的&rso;了。&rdo;
至于&ldo;停战监督&rdo;,那就更是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了。
原想用&ldo;自由监督&rdo;难为对方,却被人家一个&ldo;中立国监督&rdo;给
瓦解了,反而给自己找来了不少麻烦。
算来算去,现在只剩下战俘这一项‐‐‐也是最后一项具有实
质性内容的议程尚有些文章可做,而且&ldo;联合国军&rdo;在这个问题上
相对来说还具有比较有利的谈判地位。
这件事儿狠狠地救了山姆大叔一把。
打得狼狈谈得窝囊的美国人这会儿哪怕是见着根稻草也要把
它捞起来当作铁拐杖,更不要说还有那么多人在自己手中。
有人,就可以做人口买卖,就有文章可做。
杜鲁门这回是逮住什么就用什么,哪怕这将给美国人到处标
榜,涂抹得光辉灿烂的&ldo;人权&rdo;旗帜甩上一团大大的污泥。
这就叫狗急了跳墙!
粗粗一看,&ldo;自愿遣返&rdo;也好,&ldo;一对一交换&rdo;也好,好像都有那
么点公平合理的意思在里面。
然而这里面却是一个大大的骗局。
中国军队的战俘大多数是经过土地改革的翻身农民,且不说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军队最根本的精神教育支柱,且不说&ldo;保家卫
国&rdo;这个口号对于得到土地的农民群众那种毫不含糊的号召力,仅
从千百年的形成的故土观念和&ldo;三十亩地一头牛&rdo;的小农经济的理
想生活境界来说,如果不是胁迫和欺压,从黄土高坡上走出来的农
民恐怕就没有几个人不愿意回到祖国,回到等待他们耕种的土地
上。50年代的过来人都知道,那会儿城里到农村招工都要反复动
员,还不一定招得上。
后来战俘营中的反抗斗争和美军的残酷镇压也向世人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