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单田芳评书清官册 > 第49章(第1页)

第49章(第1页)

萨穆哈是康熙二十五年二月初回京的,他的奏报,大出皇帝意外,说当地老百姓,都说排溶海口,毫无用处。

&ldo;为什么呢?&rdo;

&ldo;因为地势低于海面,溶得再深,水也出不去。&rdo;

这话也不错,俗语道得好:&ldo;人往高处爬,水往低处流&rdo;,本来就在低处,更往哪里去流?皇帝便召大学士明珠、王熙,询问于成龙的意见如何?

&ldo;于成龙说:要开浚海口,得先修治串场河,费用约需一百余万。臣等公议,果有益处,如费至千万,亦所不惜。如今以一百余万银子,费在未必可以成功的工程上,是为失策。倒不如留着这些钱,将来办赈济的好。&rdo;

听了明珠的回奏,皇帝又觉诧异,因为于成龙的话也不同了,以前说不须多少钱,现在又说要一百多万。

这其中自然有内幕,只是皇帝再也想不到,萨穆哈是受人指使,说的不是实话。

萨穆哈跟明珠一样,在撤藩一事上,立过大功;当吴三桂试探朝廷,故意奏请撤藩,皇帝将计就计,准如所请,派萨穆哈以户部员外的身分,到贵州办理撤藩所需的舟车粮袜。

一到贵阳,吴三桂已经决意谋反。贵州提督李本深与吴三桂是一党,代他致书贵州巡抚曹申吉,相约一同起事;不想这封密函,为云贵总督甘文焜所截住,打开来一看,密谋尽露,甘文焜便告诉萨穆哈,叫他回京告变。

走到跟湖南交界的镇远地方,吴三桂已经起兵,镇远守将得到他的檄文,拒绝供给萨穆哈的驿马。于是他私自找了一匹马,悄悄往东走;到了湖南辰州,才算跟驿站联络上,十一昼夜赶到京城,在兵部衙门下了马,人已累得无法支持,只抱住柱子喘大气,几乎昏厥。

就因为这一番告变的汗马功劳,三年工夫他由员外升到侍郎;当然,这也由于明珠的提携。因此,这一次他奉派到江苏会同汤斌勘问民情回京;到宫门递折请安以后,随即先去见明珠。

这天下极大的春雪,明珠正约僚友在后园玩赏,其中自然有余国柱。明珠跟萨穆哈会面谈话,少不得也有他在座。

&ldo;&lso;豆腐汤&rso;怎么说?&rdo;明珠问。

&ldo;他说:应该疏溶海口。&rdo;

&ldo;为什么呢?&rdo;明珠讶然,&ldo;靳紫坦的法子是一劳求逸之计,很不错啊!&rdo;

&ldo;就因为屯田的缘故。&rdo;萨穆哈说:&ldo;凡是加重百姓负担的事,他都不赞成。这是老汤亲口跟我说的。&rdo;

明珠和余国柱面面相觑,有片刻默然‐‐明珠支持靳辅,并不是因为靳辅的计划,让他佩服;而是靳辅的计划,在他们大有油水可捞。

首先是筑堤束水,动用的公款将达五百万,先拨一半亦须两百五十万,&ldo;部费&rdo;先扣两成,就有五十万。

其次,河堤两旁涸出的土地放领,明珠准备派出专人去办,其中的&ldo;浮收&rdo;,大有可观。现在由于汤斌支持于成龙,大好构想,将成画饼。

&ldo;你看,怎么办?&rdo;

&ldo;自然不能说实话。&rdo;余国柱便教了萨穆哈一套话,让他面奏皇帝。

&ldo;光是这样也不行,于振甲那里也得下一番工夫。&rdo;

&ldo;这也容易。不必跟他商量,反正他就要回去;相爷就把他的工款多报些好了‐‐这是对不出来的事。&rdo;

明珠想了想,点头同意他的办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