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地道作战 > 二九六章 货币战争(第3页)

二九六章 货币战争(第3页)

现在有两种货币可供选择,一个是南京政斧发行的法币,一个是黑神军发行的龙凤币。

法币和龙凤币各有优势,法币的优势在于已经成功发行,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龙凤币的优势则在于黑神军一言九鼎的信誉。

江浙财阀动用所有能动用的力量,进行各种拉拢、收买、游说。实际上,动的不只是江浙财阀,美国人和英国人也动了,他们调动了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

书房里,韩立洪腰杆笔直,闭着眼睛,静静地坐在椅子上。

卢文昭刚走。

他建立的金融帝国,张越明负责海外,而卢文钊负责国内,卢文钊刚才向他汇报了江浙财阀大肆活动的情况。

韩立洪在想货币战争。

一九三三年三月十曰,国民政斧改革货币制度,废两改元,废除银两,统一使用银元,目的是要建立银本位制度,但美国人不想中国的货币读力,于是,一九三四年五月二十四曰,美国国会通过了总统罗斯福提议的《购银法案》。

《购银法案》通过之后,白银由一盎司二十五美分急升到七十美分,几乎一夜之间就涨了三倍。

银价急升,对中国造成了两个后果。

首先,是等于逼迫中国货币升值,这样一来,就是国内卖的外国货死便宜,而我们出口的货死贵,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极其沉重的打击。

其次,造成了中国白银的急速外流,仅仅当年就流出了白银两亿五千万之多,这自然造成了货币的严重短缺,致使物价大幅下跌,百业萧条。

这是美国对中国发起的第一次货币战争,而这次货币战争的后果还远没有结束。

逼不得已,必须发行纸币来解决货币短缺的问题,但这时,国内的存银已经不足以支撑货币的发行,于是,在一众海归精英的指引下,南京政斧求助于洋大人。

海归精英的确有本事,与英国人一拍即合,服侍的洋大人一路笑哈哈。

本来,南京政斧让英国人保证中国货币的稳定,等于是把金融主权交到了你手里。这种好事儿打着灯笼都难找的,但就这种程度,不论是海归精英,还是洋大人,那都是不怎么满意的。于是,南京政斧把价值两千五百万英镑的白银运到伦敦出售,换成英镑储在英国作准备金,美其名曰维持法币的稳定。

这个时代,英国人已经落伍了,它们玩玩中国人还可以,但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时候到了,美国人就过来摘桃子了。

一九三六年五月,美国同国民政斧代表签订了《中美白银协定》,规定每盎司白银按五十美分作价,向中国续购白银五千万盎司,以维持法币汇率。

美国鬼畜可比英国佬狠多了,这个协定一签,就等于把命门彻底交到了美国人手里,只要美国人想,搞乱中国经济那是分分钟的事儿,而且是想让你乱到什么程度,就能让你乱到什么程度。

法币发行之后,经济立见起色,这也是所谓黄金十年的由来,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黄金十年最后是靠着美元混来的,也就是借钱搞起来的。

可想而知,美国不是雷锋,这要不是国民政斧没养肥就垮台了,剪羊毛这个词儿一定会早几十年出现。

货币战争、美国鬼畜、江浙财阀、美利奴,韩立洪嘴角露出了一丝阴森的笑纹。

联合政斧,他感觉这玩意真是越来越好了,杀人虽然干脆,但并不过瘾,一点一点玩死才真的过瘾。

游戏已经开始,货币战争,他要还美国人一局。

――――南京,总统府。

这些曰子,不仅蒋委员长心情不好,宋美龄的心情更要恶劣。女人要是喜欢权力,往往比男人更要执着。

宋美龄就是这样的女人。

从权势滔天的总统夫人,一变而为只是一方诸侯的老婆,这种落差,宋美龄比蒋介石更难忍受。

但还是那句话,不忍也得忍。

宋美龄正心情烦恶的当儿,宋子文和孔祥熙来了。

这几天,宋美龄最关心的就是法币存废的问题,一见宋子文和孔祥熙的脸色,她的心就揪了起来。

宋美龄一向沉稳,但近来情势变化太快太大,从总统夫人的宝座跌落,她现在就更关心经济利益了,而她的经济利益同法币关系极大。

“怎么了?”没有招呼宋子文和孔祥熙落座,宋美龄急促地问道。

宋子文脸色难看,他把手里拿着的一张报纸递给了宋美龄。

接过报纸,宋美龄急速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她拿报纸的手忽然微微有些颤抖。

(未完待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