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自然让姜国上下大为火光,两国如今各自集结重兵,一副想要打生打死的模样。
隶属于卫国的城邑之中,不少庶民都被征了徭役,要奔赴齐、凉前线充作壮丁、辅兵和民夫。
反观秦国城邑之中,却是安安静静。
即便是宁城,也已经入驻了不少工匠,清除废墟,建造砖瓦房舍,修缮城防。
这让晏地百姓不少举家逃难,进入秦国城邑之中避难。
秦国这边,也是来者不拒,一律发放安置房屋、物资补助。
大量伪造的卫国天命通宝,则在卫国境内,用于采买各类物资,比如粮食、铜铁、布帛、粗盐等等。
以至于三月初时,令狐惰和负责筹集粮草物资的卫国军需官,都不得不向卫王抱怨——
卫国境内物资价格不断上涨,国库拨出用于采买军需的钱财,根本无法买到预期数量的物资。
卫王愠怒之余,只能一边派遣精干属下探查,一边拨付更多钱粮下去。
如此折腾了将近一个月时间,令狐惰讨伐凉国的先头部队,这才开始出发。
三月下旬之时,整个部队才算集结完毕,全体离开万寿,向着前线奔赴。
三月底,齐国这边依旧和卫国大军在海陵城死磕。
此时彭元亮才知道,齐国不知道从哪里征辟了一位名叫于岩的兵家学子。
此人名不见经传,只不过是庶民出身,然后曾经短暂拜师齐国一名儒家师者。
之后就是放弃儒家,周游列国,一直以来也未曾有过带兵打仗的经历。
没想到在齐国却展露出惊人的才华,以谋士之身,指挥海陵守城战,进退有度,令军民齐心协力。
这让所有人都以为,这于岩,恐怕就是曾经协助齐国攻灭召、寒两国的卧龙先生!
齐国那边自然也不会多做解释,反正他们以弱势兵力,与彭元亮两次交锋,一次险些围杀对方,这次又硬抗数月不分胜负,足以令天下诸侯振奋。
果不其然,就当令狐惰大军刚刚抵达黑水关下,准备展开攻势时。
赵国率先发难!
这个赵国自然没有严洛原本世界战国七雄那种实力,城邑数量实际上和当初严国大差不差,连带都城在内,不过五郡之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且赵国土地盐碱地众多,因此虽然国土面积看起来比严国大些,但人口反而更少,粮食产出更是差了一截。
因此,这弱小的赵国,也一直在找各种机会,想要开疆拓土。
如今的赵国国君28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诸侯合纵攻卫,赵国便索性率先发难,暗中联合梁国,想要在卫国身上啃下几块肥肉。
一时之间,天下震惊,就连在争夺地盘的姜、郑两国,也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和谈。
双方不知道达成了什么协议,原本剑拔弩张的态势居然在短短一个月便归于平静。
其余各国,也多有军队调遣,开始抵达与卫国接壤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