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笑道:“您倒是喜欢给自己招事儿!”
乐盈摆弄桌子上的地球仪,漫不经心道:“你以为我是为宜贵妃、五阿哥母子,我实际上为的是皇上。”
玄烨这人防儿子如同防贼,但矛盾的另一面则是他对父子亲情的需要与索取。他的那些个大儿子们各个都有一百个心眼儿,五阿哥算是难得纯良之人。
当初九阿哥、十四阿哥怀毒替八阿哥保奏,那么多阿哥中,也只有五阿哥肯豁出性命劝玄烨。
要是连五阿哥这个对皇位无心,真正关心皇父的儿子都寒了心,与玄烨生分了,那玄烨就太惨了,再没儿子肯拿一颗真心对待他(汉妃们生的那些年纪幼小的儿子除外)。
乐盈找了一个机会,不着痕迹地为五阿哥说好话,玄烨肯听她的劝,自我反省道:“旁观者清,还是你看得明白,朕差点误会老五了。”
既然误会解开,他便在乾清宫单独召见了几次五阿哥,还带着五阿哥一同去给皇太后请安探病。
皇太后的临终关怀做得非常好,老太太于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六仙逝宁寿宫。
死后极尽哀荣,皇帝恸哭不已,几度晕厥。
这种情况乐盈只在恭亲王福全的丧礼上见过玄烨如此,上回她疑心皇帝是外在型表演人格,表演大于真情流露,以夸张的表演感动世人,可这回她是真疑惑了,因为玄烨显见非常伤心,晕厥后,御医过来看诊,均神色凝重,劝慰皇上保重龙体。
从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到来年的四月,皇太后的金棺正式下葬孝东陵,玄烨足足病了三个月,五月去畅春园休养,身子才逐渐转好。
在此期间,朝堂上亦有好事发生,四阿哥主持户部大半年,手段凌厉,雷厉风行,收回了几百万两各省税银。
有了钱,就该打仗了。
康熙五十七年十月,玄烨任命十四阿哥抚远大将军,征讨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他给予了十四阿哥最高的出征规格——天子出征之礼,同时封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王”,朝野内外一片哗然。
第229章
以往皇子们上战场,大多都是吉祥物属性,就是大阿哥算起来也没真正掌握过实权,当年攻打噶尔丹,大阿哥实际上在裕亲王福全麾下效力,听从这位王伯父的调遣。
然而十四阿哥这回却不同,他是实打实掌握兵权,麾下三十万兵力,全权听从他的指挥。
玄烨甚至降旨给青海等地的蒙古王公及八旗将领们,告诫他们“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大将军王所下达的指令如同皇帝的指令。
由此可见,他对十四阿哥的重视与信任。
今年三十岁(虚岁)的大将军王十四阿哥意气风发,身上的光环瞬间增加无数倍,他的一众兄弟们在他的光芒下黯淡无比。
雄才大略的皇帝,诸如秦皇汉武,一辈子以开疆拓土,建立不世之功为己任,玄烨虽然不拿自己同秦皇汉武比较,但男人体内热血澎湃,有着“好斗喜战”不安分的因子,若不是他年事已高,此次他是一定要御驾亲征的。
现在他派遣了十四阿哥做他的代表,在十四阿哥临行前,日日都召见十四阿哥,父子俩在乾清宫西暖阁商讨军务,玄烨悉心传授十四阿哥行军作战的经验,十四阿哥认真地记在心里,同时还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父子俩相谈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