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苦笑,“他们定在暗中商议对付我的计策。”
“可惜我手中无人可用,无法探知详情。”
“就这样坐等他们发起攻势,实在被动。”
杨士奇手指向上方,“即便我们看不见,陛下却一直在注视。”
“他们接下来的动作,或许瞒得过我们,却逃不过陛下的眼。”
“若是殿下真的难以应对,陛下自会出面。”
“今日陛下召见我,一来是考验我;二来也是借我告知殿下,他身体安好,让殿下放心。”
“他们以为殿下尚未立为储君,便不算大明江山的继承人,仍存翻盘可能。”
“岂不知殿下已有陛下庇护,稳操胜券。”
“再说,他们能使用的手段有限,我会提前做好准备,殿下无须多虑。”
他脑中闪过皇帝的身影,忽然开口,“我先前让殿下装病,是想引发陛下关怀,借此获利。”
“但今日见到陛下后,我觉得以他的睿智,殿下装病之事怕是瞒不过他。”
朱允熥面色微变。
朱允熥自知演戏之事若是被老朱识破,场面必定尴尬。与睿智者相处实属疲惫,稍有不慎言行便会被洞察。杨士奇劝慰称,殿下之病还可继续装下去,此举并非为取悦陛下,而是让意图与殿下作对之人有所顾忌。若殿下持续“养病”,便可进退自如。
朱允熥听后略感宽慰,但他亦明白,若是表演的对象换成老朱,而老朱始终洞若观火,确实令人难堪。然而,若是为了震慑朝廷官员,则另当别论。杨士奇接着讲述入宫面圣的经过,未带个人评判,仅陈述事实。朱允熥听完后,暗自为杨士奇捏一把汗,感慨老朱果真高明,庆幸自己是其亲孙。
对于杨士奇关于皇帝不信其言却仍言事成的说法,杨士奇笑答,皇帝对谁都存疑,已在他心中埋下猜忌的种子。如今,吕妃的一举一动恐将被严密监视,而她若欲加害殿下,也将无所遁形。老朱一双慧眼,足以解除吕妃对殿下的潜在威胁。朱允熥对此表示理解。
最后补充说明,前日因笔误修正了部分情节,并对角色设定作出调整,对阅读体验有影响的读者深表歉意。
人皆有失,孰能完美?
若是对一个人无时无刻地盯着观察,细致入微地查找,必然能找到瑕疵。
况且吕妃原本就非善类。
杨士奇的计策,最为精妙的地方就在于,他根本无需让老朱完全相信他。
**一个聪慧的人,实属不易。
然而,让聪慧的人心中产生怀疑,却简单得多。
因为聪慧者天生就缺乏信任,天生就满心怀疑。
只需稍微点拨,事情便会顺其自然地发展。
这便是操控人心的奥妙所在。
朱允熥夸赞道:“杨先生谋略出众,古往今来,鲜有人能比肩。”
杨士奇严肃地道:“君子修身养德,正道为本,无需诡计,但求正途。”
“我今日所言,句句发自内心。”
“之前我不明白其中详情,但近几日入府查阅档案后,心中确实有些疑惑。”
“若是陛下亲自去查,或许真的能发现些什么,这也难以预料。”
朱允熥并未对此多谈,既然一切安排妥当,只需静待结果即可。
他笑着说:“恭喜杨先生获皇爷爷青睐,授翰林院侍讲学士之职。”
杨士奇面露喜色,说道:“这确是一桩喜事,我漂泊多年,尝遍世间艰辛。”
“幸得殿下赏识,得以被选任身旁,今日又承蒙陛下厚爱,官居翰林,从此可扬眉吐气,荣耀门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