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得知自己将要被自杀的时候,夷吾与师傅郤芮商量对策。
郤芮是什么人?晋国公族,不过也是比较远的公族,郤芮的父亲叔虎被献公封在郤邑,因此全家改姓郤,叔虎就是郤姓的得姓始祖。而郤芮后来被夷吾封在冀,因此史书上又称为冀芮,冀芮是冀姓的得姓始祖。
这个时候,郤芮还姓郤,不过为了叙述方便,免得中途改姓,从现在开始,郤芮就改称冀芮。
冀芮这人,聪明,但是有一样,就是跟夷吾一样,是一伪君子。可以说,师徒二人相得益彰。所以,师徒真是有缘分的。
&ldo;师傅,老不死的要派人来杀我,怎么整?&rdo;夷吾问,现在,他把父亲称为老不死的。
&ldo;谁整我们,就整死谁。&rdo;冀师傅说。
于是,师徒两个定计,假装情愿自杀,献茶毒死景连。如果景连不喝,就毒死一个长得像夷吾的手下,制造夷吾自杀假象,使景连放松警惕,喝茶中毒而死。
计策非常成功,景连就这样死了。
&ldo;整军备战,老不死的不会善罢甘休的。&rdo;夷吾下令。
‐‐夷吾跑了
知子莫如父,其实献公基本上预料到了会是这样的结果,因此,他一点也不意外。尽管不意外,献公多多少少对夷吾还是有些恼火。毕竟,你逃命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把派去的人杀了呢?这不是太不给我面子,逼着我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吗?
一年之后,一来是骊姬成天絮絮叨叨,二来是献公也觉得该给夷吾一点颜色看看,省得这兔崽子不知道天高地厚,于是下令:右行大夫贾华率军讨伐屈城。
为什么要派贾华?贾华又是个什么人物?
贾华,算起来也算是晋国公族,不过是非常远的那种公族。贾华是著名的七舆大夫之一,在七舆大夫中排名第二。那么,什么是七舆大夫?普及一下知识。
按照《周礼》,各级领导人出行的车队规模是有限制的。天子出行,随行车辆十二乘,十二个大夫随行;公爵级的诸侯,随行车辆九乘,九个大夫。也就是说,宋国国君这样的,出门九乘车随从。换成现在,就是北京上海广东江苏这样的省领导,出门九辆车随行;侯爵伯爵这个级别的诸侯,出门七乘车随行,七个大夫。齐国郑国国君这样的,出门七乘车随从;换成现在,天津湖北四川这样的省领导,出门七辆车随行;子爵男爵这样的诸侯,出门五乘车随从,五个大夫。换成今天,贵州宁夏这样的省领导,出门五辆车随行。
你说了,我家隔壁张大爷昨天出门,五十多辆车随行,算什么级别?人家是去火葬场,出去就不回来了,不能比。
晋国属于侯爵,因此,献公出门七乘车、七个大夫随从,这七个大夫,就叫做七舆大夫。遇上打仗,七舆大夫就是上军的七个将军,协同保护献公指挥作战。有说法认为七舆大夫是下军的人马,此说很难成立。一来,下军在曲沃;二来,贾华等人地位很高也很受献公重用,不是下军的人马可以做到的。
作为七舆大夫中的第二位,贾华出马,也就意味着献公是下定决心要拿下屈城的。
贾华,晋国名将。前面说过晋国公卿大夫分为左中右三派,贾华属于哪一派?右派。
贾华的部队很快来到了屈城,离城三十里扎营,然后贾华派人悄悄地进城了。干什么去了?通风报信。
贾华的人来到公子府,直接找到了夷吾和冀芮。
&ldo;公子,贾大夫大军明天攻城,你们肯定守不住,劝你今晚赶紧走,否则,玉石俱焚,贾大夫回去也不好交代。&rdo;贾华的人这样通报,好心好意。
&ldo;什么?贾华牛比什么?让他来。&rdo;夷吾一点也不领情,他以为自己的城池固若金汤。
&ldo;好吧,贾大夫说了,明天攻城,我们会留下西门,要跑请走西门。&rdo;贾华的人留下这样一句话,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