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大唐风云录第二部mp3 > 第103章(第1页)

第103章(第1页)

这时殿中有几十名少男少女在舞蹈娱宾,旁边的乐师奏着九部乐。

这九部乐乃是雅乐,对李元吉来说,未免不够放荡,听了一会儿便大不耐烦,见那边李世民跟萧禹正不住的谈论着什么,只有封德彝闲着,便道:&ldo;封大人,这调调儿有什么好?还不如叫他们跳支胡旋舞吧!&rdo;

封德彝听他说得粗鄙,知道他读书不多,学问有限,便微微一笑,道:&ldo;这九部乐都是前隋留下的,无怪乎齐王不喜欢。&rdo;

李元吉道:&ldo;原来是陈年宿货,怎么不搞些新货色?&rdo;

封德彝对音乐之道也是一知半解,便虚晃一枪道:&ldo;要另立新声费时甚多,只怕一时之间不容易办到呢。&rdo;

那边一直在与萧禹谈笑的李世民这时忽然转过头来,道:&ldo;四弟言之有理,我大唐乃是新朝,应该另创属于我朝的新声才是。&rdo;

封德彝为人善谀,一听此话,马上恰到好处的奉盛道:&ldo;听说元帅颇通音律,在军中早已另创新乐,何不现在就表演一番,让我们一饱眼福呢?&rdo;

李世民忍不住得意的一笑,道:&ldo;封大人过誉了。我哪里懂得什么音律?不过是当初打败了刘武周,士兵们兴高采烈的,我胡乱填了支歌儿,大伙儿抢着传唱起来,后来又加了舞蹈进去。&rdo;

封德彝快马加鞭,又扣一顶高帽,叹道:&ldo;元帅不仅武勇战谋冠绝天下,连舞文弄墨也教我们这些枉称读书人的自愧不如!还请元帅赐以歌词,让士兵们表演一下,好教这些宫里来的乐师们都见识见识,或者将来可借鉴以创我朝新声呢!&rdo;

&ldo;行!来人,笔墨伺候。&rdo;李世民不加思索的就答应了。

坐在下面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却不禁大急,都想:&ldo;你这般在钦差大臣面前毫不避嫌的夸耀自己,若他们将这等情状报告朝廷,岂不是让皇上觉得你居功自傲、轻浮跋扈?&rdo;忙都不住的向李世民打眼色。

可是李世民这时被封德彝捧了两句,早已轻飘飘的如入云端,忘乎所以起来,根本没往他们那边望上一眼,接过卫士递上的笔,饱醮浓墨,往铺于案上的一幅素绢龙飞凤舞地疾书起来。旁边的萧禹一边看,一边朗声念道:&ldo;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迥戌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绝草干戈戢,车徒振原显。都尉返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rdo;

&ldo;好诗,好诗!古来帝王虽多,以这《饮马长城窟行》为题来作诗的更是无数,但没一人能比得上二哥这一首!&rdo;李元吉高声喝彩,一边咬牙切齿的将&ldo;帝王&rdo;二字说得特别的响亮。

他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这首《饮马长城窟行》了。每听一次,他便感到象是被人当面狠狠打了一个耳光、心上狠狠扎了一刀!每次念这首诗,唐军士卒便会配以舞蹈,表演出刘武周大军怎样被李世民打得抱头鼠蹿,逃到突厥颉利可汗面前跪地求救、大叫爷爷。唐军众将便哈哈大笑,声震营帐。但是李元吉永远也笑不出来。士兵演的虽是刘武周在颉利前的丑态,在他眼中看来,却分明是在讽刺他被刘武周打败后逃到长安向李渊跪地号哭。每一次他都在心中萌发出怞刀狂斩的冲动,恨不能刷刷刷几刀将这些李世民的爱将全都杀个清光,然后将血淋淋的刀子架到李世民脖子上,让他也跪地求饶、向他大叫爷爷。

李元吉认定李世民作这首诗,叫士兵跳这支舞,全是冲着他来的!李世民一心一意要独占兵权,容不得他李元吉在军中,所以用这番做作来羞辱他,教他在军中抬不起头来,让所有士兵都记住他李元吉是败军之将,是个只会又哭又闹,抱着老爹的大腿求饶的黄毛小子!

&ldo;哼,你定是仍记着吉儿之死的前仇,无时无刻不欲置我于死地。&rdo;李元吉每忍受一次这种羞辱,就要这么在心里恨恨的想一次,&ldo;你讥讽我打败仗,你自己又有什么本事?不也一样曾被西秦军打得大败亏输、落荒而逃?你不过是恃着兵多将广,这才打胜仗罢了。若果我也跟你一样有那么多猛将勇卒,我也一样能百战百胜。可是只要你压在我头上,我就永无出头之日。但我李元吉岂是甘心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懦夫?我也要夺到兵权;我也要有兵有将,横扫千军、战无不胜、名震天下!我要让父皇将你的兵权夺来给我。&rdo;

因此,他在平日已深思熟虑想出这一句貌似恭维李世民,实是足以置其死地的杀着。但在平时,营中全是李世民的心腹爱将,他决不能说出这句话来。这话说出来,不但没有人会将李世民的失态一状告到李渊处去,反而会引起他们的戒心,徒然打草惊蛇。但如今!如今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封德彝和萧禹这两个钦差列席,他逗引李世民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由他们之口传入李渊耳中。这可是比他自己写一千一万封告密奏章攻击李世民要有效得多!

第十章

果然李世民得意洋洋之下,竟没听出李元吉的言外之音,一口就将鱼饵吞了下去,说:&ldo;古来帝王大多是昏庸无道的酒色之徒,既深居皇宫之中,见识肤浅;又从来不曾亲临战阵,目睹烽火连天、厮杀搏斗之状,又怎能写好《饮马长城窟行》这等武歌?&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