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对此事颇感兴趣,便托人查探了一番。相里王子不如猜猜,孤查到了什么?”
相里昀眯起眼,渐渐站直了身体。
姜与倦勾起唇角,平静道:“原来神庙坍塌,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在佛前侍奉灯烛的侍者,因月例微薄,不足以贴补家用,遂偷偷在神殿之中养起群蜂——”
是蜂蜜引来了蚁群。其中便有对木材极有危害的蚁尉。
他叹道,“孤此刻想来,便觉得宴会上王子之言,倒也并非全是戏语了。”
轻描淡写,斯文有礼。
相里昀怔了一会儿,不过片刻,便想明白其中关键,脸色顿时不好看起来。
他面色凝重,几乎是有些阴沉地盯着面前青年。
好一个毓明太子!
姜与倦所说这番话,并非简单地想要告知始作俑者,而有深意!
第一,
连你们都查不到的原因,孤能查到。当然不是为了体现手下办事得力,而是告诉他,边月有大昭的人!
两国之间安插细作是平常之举,可连在边月供奉大兴佛主、如此圣洁之地、只为皇家所用的钟化神庙都有他毓明的探子——
便不得不令人警惕了!
第二,借这个故事隐喻,隐喻的便是边月内乱!
明明是在神庙当差的侍者,却一手引发祸端,毁掉赖以栖身之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联想边月形势,王上宠妾灭妻,他那个世子弟弟又不省心,总干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蠢事。
更有外忧,几个异性部落蠢蠢欲动,扩张侵吞,令王上与他焦头烂额。
相里昀出使大昭,关键一环就是为带走战神魏晓。
此人若能为他们所用,必定威慑四方。可是就连这个计划,也被大昭太子搅黄了!
虽然至今仍在追踪,却不知何时能够找到。
第三,最最让相里昀想喷血的,就是他最后一句,
轻描淡写地嘲讽边月穷…
月例微薄?宴会所言?
自己那句“从前所见皆是庸人”,通过自贬边月以捧高陛下的,竟被他用来借题发挥了!
相里昀脸黑了下来,此人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没有,甚至不夹枪带棒,恶语相向。
倘若自己愚笨,对政事一无所知,反而是鸡同鸭讲,正是因为姜与倦知道他能听懂,才故意这样说!
相里昀一丝“被他当作聪明人了”的喜悦也没有,反而觉得难受至极。
不是都说大昭明珠寡言少语,怎不知还有这样辛辣可恨的一面?
忌惮地看了他一眼,相里昀冷笑道:
“殿下来此,就是特地来埋汰本王的么?”
姜与倦敛目,白净的面容上写满谦逊:
“并非如此。只是听说令尊仿效大昭,广开言路,孤有一谏语,烦请王子代为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