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开局签到银行 > 形意拳是以丹田带动四肢行气入膜充实全体(第1页)

形意拳是以丹田带动四肢行气入膜充实全体(第1页)

薛颠是民国初年着名武术家,为李存义之徒,精通形意拳,又自创象形拳学,对于形意拳的推广有着重大的贡献。

“肩窝吐气”是薛颠讲过的练功口诀,气者,劲也。

肩窝是张嘴,对着手臂吹气,劲就到了指尖,站桩,打拳都要这样。

尚云祥讲“轻出重收”,薛颠有自己的说法。

“腾”,形意拳只炼向上的劲,从不练向下的劲,松了自然有沉劲。

“蓄”,炼收,含着劲打拳,所以炼功架是不发劲的。

发着力打拳,看着挺猛,打人身上就不好使了。“含着劲炼拳,兜着劲打人”。

打劈拳是,“肩井”如瀑布一样倾泄而下,是“重力”。

对应“肩井”的是“涌泉”,打钻拳时,“涌泉”似喷泉般向上涌出,身势借着这股势头钻出。

这种炼法可将意气劲合一。

薛颠传的桩功,一个练法是,小肚子像打太极拳一般,很慢很沉着地张出。

再很慢很沉着地缩回,带动全身,配合上呼吸,不是意守丹田,而是气息在丹田中来去。

这个方法,可以壮阳,肾虚、滴漏的毛病都能治好。

另外打拳也要这样,出拳时肚子也微微顶一下,收拳时肚子微微敛一下,好像是第三个拳头。

多出了一个肚子,不局限在两只手上,三点成面,劲就容易整了。

还有一个方法,站桩先正尾椎,尾椎很重要,心情不好时,按摩一下尾椎,就会缓解。

从尾椎一节一节脊椎骨顶上去,直到后脑,脊椎自然会反弓,脑袋自然会后仰,两手自然会高抬。

然后下巴向前一钩,手按下,脊椎骨一节一节退下来。

如此反复练习,会有奇效。脊椎就是一条大龙,它有了劲力,比武时方能有“神变”。

注意,这三个桩功都是动的,不过很慢很微,外人看不出来。

薛颠说的好,桩功是“慢练”。

这些都是入门的巧计,一练就会有效果,但毕竟属于形意的基本功,练功夫的“功夫”,指的还不是这个。

凡练习武事之人,除各种拳法之外,必兼练一二种功夫以辅其不足。

盖以拳法为临敌时动作之法则,而功夫则为制敌取胜之根本。

若练就功夫而不谙拳法,应敌时虽不免为人所乘,其吃亏尚小;

若单知拳法而不习功夫,则动作虽灵敏,要不足以制人,结果必大吃其亏。

故有“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谚。此功夫之不可不练也。

功夫之种类,亦繁复众多,不胜枚举,然就大体区分之,则不出乎两种,即外功与内功是也。

外功则专练刚劲,如打马鞍、铁臂膊等,制人则有余,而自卫则不足。

内功则专练柔劲,如易筋经、捶练等法,皆行气入膜,以充实其全体,虽不足以制人,而练至炉火纯青之境。

非但拳打脚踢不能损伤其毫发,即刀劈剑刺亦不能稍受伤害。

依此而论,则内功之优于外功,固不待智者而后知也。

且练习武术之人,本以强健体魄却病延年为本旨,学之兼以防毒蛇猛兽之侵凌及盗贼意外等患害,非所以教人尚攻杀斗狠者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