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凭借步兵火器和依托野战工事与之周旋。
既公平又不公平的较量!
这时,志愿军总部已决定采取带坚守性质的机动防御方针。
这种方针的要旨,是在前沿只以少量部队疏散配置,而在第二
线保持强大的预备队,以连续的反冲击来挫败敌人,守住阵地。因
为这一时期的中国军队,还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坚守防御,只能
759
第三十二章
保存自己
坑道工事现雏形
消灭敌人
装甲集群褪凶焰
采取节节阻击并不断进行反冲击的方法,尽可能充分地发挥步兵
火器的作用,给敌以重大杀伤以阻止其攻击势头。这在没有强大
火力和坚固工事为依托的情况下,对于以步兵武器为主的中朝军
队来说,不失为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美国军方后来也承认:面对这样的防御,&ldo;情况往往是,美军攻
占了作战目标之后,兵力不足以抵抗敌方随之而来的强大反冲
击。&rdo;
这样的防守,代价虽然比运动战时期双方相互拉锯时小,但仍
然相当严重,只能凭借中朝军队雄厚的后备兵员优势与敌人较量。
毋庸讳言,这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ldo;人海战术&rdo;。
而且战线仍然在缓慢北移,整个防御仍然呈不稳定状。
总的态势仍然被动。
然而,正是在这种严酷的防御作战中,人们找到了新的战法。
第十九兵团部队将当年冀中平原的地道战搬到了朝鲜战场。
这得益于他们在华北八年抗战这个特殊的成长历程,
在马良山2168高地的防御作战中,第一九一师第五七一团
第七连在副连长阎志钢带领下,把&ldo;猫耳洞&rdo;挖通,形成马蹄形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