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田里头的水芹菜已经起了,插上育好的再生稻秧苗,看着同样一片翠色,缓减了人们心中的燥热。
李东顺立在屋子中央,身上只穿了件衬衫。
他在南沙岛上呆久了,一年到头都不习惯穿毛衫。
此刻,他额头上有晶莹的汗珠,说话的嗓门也不由自主地放大了:&ldo;别吵吵,赶紧都给个说法,净瞎耽误功夫。&rdo;
屋子下首坐了个年纪大的女人:&ldo;东顺,你是个什么打算?&rdo;
&ldo;当然是跟农场签合同了。&rdo;李东顺一副你明知故问的表情,&ldo;我哪有空回家来种地?别说我,我们整个南沙县三千号人都没空。&rdo;
大家伙儿忙得要死,又是海上种菜海底养殖,又是屋顶种水稻,屋下养鸡鸭鹅,还要去珍珠厂、化妆品厂和食品加工厂上班,真是一个人恨不得掰成两半用,谁还顾得上家里头的那一亩八分地。
他今年准备拖几根废弃的水泥管下海,在海里头搞海参养殖。
听说这玩意儿值钱,不能入宝山还空手回。
哎哟,还得再安排出人手盯着。海上种出来的海芦笋籽又要上岸去深度加工。
这事情真是一堆堆的,只恨自己不是八爪章鱼。
更别说后面还要开采石油,到处缺人手。
他这次回来就带着一沓子授权委托书,整个县的人都托他在合同上签字,直接把田租出去。
李东顺想得通透:&ldo;租给农场,一亩地每年两百块,还不用交三粮四钱,这种好事上哪儿找去。&rdo;
也不算算以前种一亩地才能挣几个钱。
年老的女人心里头还是发慌,讪笑道:&ldo;手上没田,这整个人吧都空空落落的。&rdo;
&ldo;那你就在农场上班好了。&rdo;李东顺笑容满面,&ldo;以前一天到晚说羡慕人家月月领工资的工人老大哥。现在给你机会,你倒是缩手缩脚了。&rdo;
女人旁边坐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焦急嚷嚷:&ldo;东顺哥,你给我个准话,三沙那边还要人不?我当时就想去的,我奶奶非压着不让。&rdo;
李东顺咧开嘴巴笑:&ldo;你要是肯过去上技术学校,那就要。&rdo;
满院子的人都发出了哄笑声,这娃娃今年才初中毕业,前头就是不想上学才嚷嚷着要去南海的。
小伙子满脸通红,结结巴巴道:&ldo;我去当兵还不成吗?&rdo;
&ldo;你以为当兵就不要文化啊。&rdo;李东顺拍了下他的肩膀,&ldo;先前的孙工,现在的邹工,都是秀才种子。邹工都都去海军学院学习了。就连我,你东顺哥这个大老粗,都在岛上上电大。人家农学院的教授跟博士,每个月要上来检查我们学的怎么样的。&rdo;
小伙子咬咬牙,下了狠心:&ldo;东顺哥,我学!就是不知道还要多少人,我同学们都想过去。&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