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江东支队的电视剧全集 > 第40章(第1页)

第40章(第1页)

许良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ldo;没办法,我跑到铜州,身无分文,蒙一位好心的农民收留,又把女儿嫁给了我。我不会种田,也不会手艺,唯一的本事就是当兵。听说咱们这里招兵,我想,干脆把自己卖了,换点钱给老婆和岳父母,也算报答他们收留之恩了。&rdo;

罗毅哈哈大笑:&ldo;好啊,老许,如果你能帮我带好兵,我赏你200块大洋,让你老婆穿金戴银。&rdo;

许良清说:&ldo;这倒不用了,如果营长有抗日的心,我这个兵就当得值了。钱不钱的,只要够家里人花就行了。如果我有朝一日阵亡了,倒是要请营长帮我照顾一下家人。&rdo;

袁静在一旁撅着嘴问:&ldo;罗毅,听你这个意思,你这个突击营,是要打算跟着民党了,是不是?&rdo;

&ldo;为什么呢?&rdo;

&ldo;因为你说的抗日,肯定是要得到反动派的同意才行啊。如果你不加入反动派,他们怎么能让你去抗日呢?说不定就把你当成红军来围剿了。&rdo;

罗毅摇摇头:&ldo;你放心吧,我不会加入国、军的。我就是想建立一支独立的武装,不归别人管。否则,像老许他们的东北军那样,被老蒋一纸电令就全部撤进关了,军令如山,你也不能违反,那多窝囊。&rdo;

许良清问:&ldo;营长,你这些话,能不能跟弟兄们也讲讲啊。让大家知道自己为什么当兵,为什么打仗。既然我们未来的对手是日本人,那么现在就让大家有所准备,不是更好吗?&rdo;

&ldo;嗯,你说得对,我们现在就该开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了。&rdo;罗毅说。他当然知道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这决定着部队有没有灵魂。

从那开始,突击营的训练中增加了政治学习的内容。在罗毅的安排下,许良清给大家讲了日军在东北的暴行,以及自己所在的部队与日军殊死拼杀的故事。张天佑也被请下山来给士兵们做了一次报告,控诉日军掠夺中国的资源,蚕食瓜分中国的土地。罗毅发挥了自己后世穿越者的优势,结合天下形势给大家讲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灌输救亡图存的观念。

&ldo;我们中国,是有5000年文明史的大国。而日本,当年不过是我们的一个藩国,他们派出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这才有了他们自己的文字。近100年来,由于满清政府的,中国落后了,被外国人肆意地欺凌,连一个小小的日本,都想要瓜分和占领中国。我们都是七尺男儿,能眼睁睁地当亡国奴吗?&rdo;

&ldo;不能!&rdo;士兵们一齐回答道。

&ldo;对,不能!我们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扬我泱泱中华的大国之威。我们的口号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rdo;

&ldo;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rdo;

这几场政治报告讲下来,突击营的士兵差不多都被洗了一遍脑,抗日的思想在大家心里逐渐留下了印记,只等着未来再用更多的事实来让他们形成更深的体会了。

袁静也被安排给士兵们讲政治课,不过罗毅警告她了,不许宣传&ldo;打土豪分田地&rdo;的思想。罗毅不想让突击营卷入国、军和红军的争斗,他只想明哲保身,利用好七七事变之前这几年的时间,让突击营的力量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样的限制下,袁静只能给大家讲如何遵守纪律,如何保护百姓,如何做到官兵平等。她讲的这些东西,对于许多士兵来说是十分新鲜的,甚至于连许良清也听得十分入神。

第一卷厉兵袜马025乡村建设

025乡村建设

在突击营加紧训练的同时,朱山镇的各项建设也在红红火火地进行着。

张夫人从武汉请来了一位水电专家,经过勘测和组织农民施工,在朱山镇附近建起了一座小型的水电站,装机200千瓦。朱山镇周围的马蹄岭地区常年雨量丰富,水力资源有充分的保障。水电站的电一部分被送到山上的矿区,用于矿区的各项生活活动,节省了大量发电用的柴油。另一部分电被送到朱山镇上,用于朱山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在当时,居民家庭用电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只有突击营的军营里才用得起电灯。不过,朱山镇的居民对此已经觉得非常高兴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从来也没有见过电灯。

有了电,就可以抽水灌溉了。朱山镇周围有几千亩的荒地,都是由于无法灌溉而抛荒的。罗毅让农民们在镇边的小河上筑坝拦水,形成一个小型的塘坝,然后用抽水机把水抽到荒地上,从而解决了农业用水的问题,这些荒地很快被开拓出来,成为耕地。

罗毅把新开辟的耕地分配给周围的农民耕种,要求他们每亩土地交100斤粮食给突击营,作为租金。这一项事业受到了农民的热烈支持,因为在交完100斤粮食后,他们还能留下十分可观的一部分粮食。这时候正是冬季,农民们在地里撒了红花草的种子,等着来年长出来作为绿肥。

为了解决突击营的肉食供应问题,罗毅在村民中发展了一大批&ldo;养殖专业户&rdo;,请他们帮助养殖猪、鸡和鱼。山里不缺猪草和小果实、小虫子之类的鸡饲料,农民养猪和养鸡的成本很低,而一旦猪和鸡长大了,突击营会全部收购。这也成了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

利用从武汉买回来的缝纫机、电锯和机床,罗毅在朱山镇建起了服装厂、木器厂和机修厂。通过铜州小学校长汪德伟介绍,罗毅从山外请到了几位技师,分别担任各个工厂的技术总监。朱山镇有文化的农民不多,乐家林花了好大的工夫,从报名当工人的农民中选拔出了一些看起来聪明伶俐,有些天份的年轻人,到各家工厂当学徒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