蹼轮的引进使得一艘舰携带的炮数减少了,这促使人们试验以较少的舰炮获得更有效的炮火。旋座火炮就是答案之一,它能旋转以加强舷侧火力。增大火炮虽能更让人满意,但这些炮应该更坚固,因为推动32磅以上的炮弹所需的装药可能炸碎铸铁炮管,使炮手遭到伤亡。
四十年代初,埃里克森和斯托克顿用熟铁各为&ldo;普林斯顿&rdo;号设计了12英寸火炮。埃里克森将他的炮命名为&ldo;俄勒岗&rdo;炮。在射击试验时,炮座附近产生了裂缝,其发明者在炮尾上加固了熟铁箍。斯托克顿造了相似的一门炮,他将它称做&ldo;和平使者&rdo;,使用的金属材料厚一点,但没在炮尾上加任何铁箍。在射击表演时,&ldo;和平使者&rdo;爆炸,炸死了一名军官、二名国会议员、海军部长和国务卿。随即,美国海军禁止再使用熟铁炮,各地的火炮专家也对这些熟铁炮持怀疑态度。
五十年代初,美国海军中校约翰&iddot;a&iddot;达尔格雷恩设计了一种瓶子形的舰炮,炮尾很厚,至炮口逐渐成锥形,因为那里的火药气体的压力较小。这明显地改进了当时使用的舰炮,达尔格雷恩的舰炮很快被美国海军采用。
达尔格雷恩的舰炮最终被套筒炮取代。这种炮的炮筒由两根或两根以上同轴管组成,外管趁灼热时套在内管上、冷缩后就紧紧地箍住内管。英国设计的阿姆斯特朗式舰炮,其内管是将一根熟铁条绕成管状后再焊接成形的,这样,金属沿着舰炮体长而不是横过其体宽承受射击应力。
为了给旋座火炮和暴露在甲板上的炮手提供一些保护,约翰&iddot;埃里克森和皇家海军的考珀&iddot;科里斯上校各自发明了舰炮炮塔。第一艘带炮塔舰是埃里克森的&ldo;班长&rdo;号,这艘舰在1862年汉普顿锚地战斗中与&ldo;弗吉尼亚&rdo;号交了手。
至19世纪中叶,爆炸弹和实心弹一样都是球形的。引信管是一个装满了硬制火药的空心圆柱体。根据目标距离将引信管剪成与燃烧时间相应的长度,然后塞进或旋进炮弹的引信孔里,直到引信管尾部与炮弹外表一样平。然后将炮弹从炮口塞进炮管,一个环状衬套将其顶住,引信管头朝外。当发射时,火焰围着炮弹,在炮弹沿炮管运行时将引信管点燃。
可以理解,这样的定时爆炸弹会过早或过晚爆炸。[原作者注:弗朗西斯&iddot;斯科特&iddot;凯所创作的《星条旗》中的&ldo;空中爆炸的炸弹&rdo;显然是引信管太短了。]后来就改用了在撞力作用下起爆的着发引信,但这种炮弹在撞击目标时必须保证引信朝前,然而这对球形弹来说是无法控制的,而长弹会翻滚‐‐除非能让它绕着炮轴旋转。在炮管里刻制膛线能够获得这种旋转,轻武器的制造者早就证明了这一点。为了使膛线有效,炮弹将不得不紧贴着炮管,但这样产生的压力会炸毁十九世纪初的火炮。
在坚实的套筒炮产生之前,英国的火炮专家试图在保留游隙的条件下获得膛线的效果,结果就出现了兰开斯特炮和惠特渥斯炮;前者在螺旋状椭圆形炮膛内发射椭圆形炮弹;后者在螺旋状六边形火炮膛内发射六边形炮弹。这样的临时代用品效果并不太好。第一门能够安全地承受由膛线产生的压力的舰炮是阿姆斯特朗式套筒炮。这种炮发射有铅套的长弹,炮弹沿炮膛运行时,铅套与膛线吻合。
美国海军对采用膛线的趋势抵制了很久。在整个南北战争及随后的二十年中,达尔格雷恩的滑膛炮仍是美国军舰的标准炮。这样做有充足理由。使用球形弹和大装药量的达尔格雷恩式舰炮的穿甲能力比当时使用小口径长弹的舰炮强。使用膛线后射程远了,但有人认为这容易诱惑人们在接近敌人之前耗尽弹药。有膛线的帕罗特式舰炮的经验使美国海军军官们坚信这一偏见。这种炮在炮尾周围加了牢固的铁箍,但整个炮管没有加固,很显然它的炮口会被炸掉。
七、行政改革
帆船时代的海军组织机构显然不适合处理新技术带来的问题。为了接受这一挑战,各主要海军对行政和指挥系统作了重大改革。由于这是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改革的重点都在后勤方面,整个的作战指挥系统没什么改进。英国和美国海军的改革表明了这一趋势。
1832年,英国海军部完全改组,当时的海军大臣詹姆斯&iddot;格雷厄姆爵士解散有关组织并重新分配各最高行政指挥官。在新的组织里,海军部的五位次官和所有的军官直接向海军委员会里的他报告。海军部的五位次官主管海军部的五个文职部门。每个部门由一名执行军官领导,并向海军部里他的主管次官报告。五个执行军官的职务为:海军监督(负责材料和设计);财务主任或司库;军需长;食品供应审计官和医务长。
10年以后,美国海军以相近的部门系统取代了海军委员会。这一系统更适应于一支由铁和轮机构成的海军。1842年海军部设五个局:海军船厂和码头局;建设、装备和修理局;军需服装局;火炮水文局和医务局。每个局由一名军官领导。
英国皇家海军各个新成立的部门仅通过海军大臣协调,美国海军的各局通过海军部长协调。两人均由党派任命并为内阁成员。美国海军部长一直是由文职官员担任的。英国海军大臣自从特拉法尔加角海战时期巴勒姆勋爵任职以来,虽有几位退休军官任过此职,但一直也是文职的。两国海军都没有全面负责作战指挥的军官,英国海军部的五位次官和美国海军部的五位局长忙于后勤事务,不可能就作战的问题给他们的文职首脑提出建议。除了一些短暂的临时安排外,这一局面一直维持到19世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