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父寒母休息够了,估摸着两人怀里鼓鼓的荷包得有半吊多钱。
便带着闺女们去成衣铺,每人选了身成衣。
都是最便宜的,刚才来这儿卖包子时问过店家才敢估摸着荷包里的钱来买。
家里的布也打算拿来集上卖掉,有活儿干做什么还窝在家缝衣服,反正也缝不好看。
买了衣物便借了店家的地儿换上再出门。
这家店在平安街上,是个再小不过的店子,店家是个和和气气的妇人。
换了没一个补丁的衣服出来,整个人心情都更加舒畅了。
接着一家人又去买了些猪大骨、板油两斤、瘦肉一斤、盐一斤、酱油一罐子,罐子是酱油铺子里买的。
买完钱便不剩什么了,一行人打道回府。
回到家,寒母便进了厨房处理买回来的那些肉、骨头。
寒父被四丫拉去准备明日下午的赚钱大计。
四丫打算下午去集市上搞套圈活动,下午暖和些,街上就比早上热闹些。
若是早上搞套圈活动才真是没人,因为冬日镇里人起得晚。
寒父知晓了闺女们的主意便开始做,做了二十个个六寸的圈,二十个五寸的圈。
由于这里没有塑料,寒父便去后山弄了些竹枝来,绑了个重量跟记忆中玩过的差不多重的。
还准备了一根绳子,到时让两人分站两头拉着做扔圈的界限。
很快,又到了晚餐时间,今日的晚餐格外丰富。
炒肉、炖肉皆有,再加两盘炒青菜,都放足了油盐。
闻着就令人食欲大开,一番享用过后,桌上便像蝗虫过境般干净。
接着就讨论了该摆些什么来让客人套圈。
太鸡肋的、太差劲的、不实用的、不让人感觉自己占了便宜的都做不起来这项生意。
寒父一行人探讨至天完全黑了才敲定摆什么。
第二日,寒家又是一家人齐上阵,这回带了六十斤炭,每个人都背了点。
早晨至午时都与昨日无二,待卖包子的活儿干完后,寒父寒母便各自带着两个孩子去采购。
经昨日商议,目标人群主要是孩子和妇女。
那么就以好玩儿的和漂亮饰品以及实用的东西为主。
前两者街边小摊上就有不少,买得多还能讲讲价。
实用的东西大件的都在杂货店里买,同样也买多些同店主人讲讲价。
大件儿的作为压轴货物,摆在离丢套圈最远的位置,也作为吸引顾客的筹码。
买好后背着背篓马不停蹄的到集市上,果然人还是很多的。
寒父去交好摊位费,因为这个活儿需要的地方大,寒父交了三份摊位费。
三丫四丫拉好界线绳,物品摆好后寒父就开始招呼生意了:“快来瞧,快来看,好玩又实用的套圈,
大圈三文一个,五文钱三个,小圈一文一个,五文八个,套中什么拿走什么!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吆喝声很快吸引了周围的小孩子,他们纷纷围过来看热闹。
“哇,好有趣!我要玩我要玩!”一个小男孩兴奋地喊道。
“我也要玩!”其他孩子也跟着附和。
寒父笑眯了眼,连忙递给小男孩三个圈。小男孩接过圈,迫不及待地扔了出去。可惜一个也没套中。
“哎呀,好可惜!”小男孩懊恼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