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大明锦衣卫有多少人 > 大明锦衣卫46中(第2页)

大明锦衣卫46中(第2页)

"天啊。。。"郑玄瞪大了眼睛,"这是克莱因瓶!四维空间才可能存在的无定向曲面!"

林夏点点头:"而这些二进制数据精确描述了它的数学结构。更诡异的是。。。"她放大了图像的一个特定区域,"看这个瓶颈部分——它指向一个精确的地理坐标。"

郑玄凑近屏幕:"这是。。。黄河老牛湾?"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惊和困惑。老牛湾是黄河上着名的地理标志,位于山西和内蒙古交界处,以近乎完美的直角转弯闻名。

"我们需要去那里,"林夏说,"不管这个信号指向什么,它都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

郑玄犹豫了:"这太疯狂了。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

"我知道,"林夏坚定地说,"但两千年前的数学着作中隐藏着二进制补码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指向黄河底部的某个位置——这不可能是巧合。"

最终,郑玄被说服了。他们决定在下个周末前往老牛湾,表面上是一次普通的学术考察,实际上则是寻找那个可能改变人类数学史的神秘信号。

出发前的几天里,林夏夜不能寐。她反复检查自己的计算,确认没有错误。每次结果都一样:《九章算术》中的某些方程确实编码了二进制补码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指向一个克莱因瓶结构,其"瓶颈"精确指向北纬39°43,东经111°23——老牛湾河心。

更令她不安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她发现这些异常二进制序列似乎具有某种。。。智能特征。当她把它们输入到神经网络中时,系统会表现出异常的学习行为,仿佛那些0和1的组合不仅仅是数据,而是某种更高级的信息载体。

出发前一天晚上,林夏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她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漆黑的空间里,面前漂浮着一个半透明的克莱因瓶结构。瓶中有无数光点流动,形成熟悉的二进制序列。一个声音在她脑海中回响:"十一万斤。。。十一万斤。。。"

她惊醒时,电脑屏幕亮着,显示着一个她从未打开过的文件。那是一张老牛湾的卫星地图,上面精确标记了他们要寻找的坐标点。

林夏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她意识到,无论等待他们的是什么,这都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学术探索了。

2。2地窖惊变4000字

赵莽蹲在侯府西墙外的槐树上已经两个时辰了。五月的夜风带着槐花香拂过他的脸颊,却吹不散他眉间的凝重。侯府内灯火渐熄,只剩下账房还亮着一盏昏黄的油灯。

"子时三刻,"赵莽摸了摸怀中的铜钥匙,那是他花了三两银子从侯府二管家那里换来的,"该动了。"

他像只夜猫般轻盈地落在墙内,贴着阴影向账房摸去。作为户部度支司最年轻的算学博士,赵莽本不该行这梁上君子之事。但侯氏商行近半年的账目太过蹊跷——表面上天衣无缝,却总在关键处透着说不出的古怪。

账房的门锁在铜钥匙下无声开启。赵莽闪身入内,迅速掩上门。油灯下,两册账本端端正正摆在案头,封皮上烫金的"侯"字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明账》《暗账》。。。"赵莽翻开第一页,瞳孔骤然收缩。两本账册的笔迹一模一样,连墨色深浅都分毫不差,但数字却处处相左。这不是普通的假账,而是某种精妙的双账系统。

他的手指在算盘上飞舞,珠子碰撞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脆。三刻钟后,赵莽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两本账册的差额正好是十一万斤白银,这个数字让他想起《九章算术》中那个着名的"方程术"例题。

"不对。。。"赵莽突然停手,死死盯着算盘,"这差额的分布方式。。。"

他迅速翻到账册最后一页,在空白处画出一个奇怪的符号——一个由算珠排列而成的图形,像极了《九章算术》注释本中那个被认为已经失传的"负负得正"标记。

"地窖。"赵莽猛地合上账本,想起侯府老仆醉酒时提到的"西厢房下的铜算室"。他吹灭油灯,摸黑向记忆中的位置走去。

西厢房后的假山旁,一块看似普通的青石板下露出铁环的轮廓。赵莽用力拉起铁环,一条向下的石阶显露出来,阴冷的空气夹杂着铜锈味扑面而来。

赵莽点燃随身携带的火折子,火光映出一条狭窄的甬道。石壁上刻满了奇怪的符号——有些像算筹,有些像甲骨文,还有些他从未见过的图形。越往里走,空气越冷,赵莽的呼吸在火光前凝成白雾。

甬道尽头是一扇青铜门,门上密密麻麻排列着大小不一的圆孔,形成某种规律的图案。赵莽下意识地伸手触碰,却在即将接触的瞬间停住了——那些孔洞的排列方式,与他刚才在账册上画出的符号一模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负负得正。。。"赵莽喃喃自语,从怀中取出算盘,按照特定顺序拨动算珠。随着最后一颗珠子归位,青铜门内传来机关转动的闷响,门缓缓滑开。

火折子的光照进室内,赵莽的呼吸停滞了。

九十九架青铜算盘悬浮在空中,排列成一个完美的球形结构。每架算盘都由不知名的青铜合金打造,珠子上刻满细密的纹路。它们之间由纤细的铜链连接,在火光映照下泛着幽蓝的光泽。整个结构缓缓自转,发出几乎不可闻的嗡鸣声。

"这。。。这是。。。"赵莽的算学素养让他立刻认出了这个结构的本质——这是一台机器,一台由算盘构成的计算机器。那些铜链传递的不是简单的力学运动,而是信息。

球形结构的正中央悬浮着两架特殊的算盘,比其他的大上一倍,盘面上刻着"阴阳"二字。赵莽鬼使神差地将怀中的两本账册分别放在两架算盘上。

刹那间,整个球形结构加速旋转,青铜珠子疯狂跳动,发出雨点般的脆响。赵莽惊恐地后退几步,撞在墙上。铜链上流动着奇异的光芒,像是某种能量在传递信息。

一炷香时间后,旋转逐渐减缓。中央的两架算盘上方,由铜链和光点组成了一个三维图形——正是两本账册差额的立体呈现。赵莽瞪大眼睛,这个图形不仅展示了十一万斤白银的精确流向,还揭示了背后复杂的嵌套借贷关系。

"冯·诺依曼结构。。。"一个陌生的术语突然闯入赵莽的脑海,他不明白自己为何会知道这个古怪的词,但它完美描述了眼前这个系统的运作方式——有输入装置,有存储器,有运算器,还有输出装置,就像。。。就像一个人的大脑。

更惊人的变化还在后面。算盘阵在完成对账后并未停止,而是开始了新一轮的计算。铜链上的光芒变成银白色,珠子跳动的节奏变得更加复杂。空中逐渐浮现出一幅全新的图形——白银流向的未来预测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