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谁先喊了起来,接着杂乱的呼声就自的变成了一个声音。震天动地,仿佛天下都能被掀动。
“李大帅!…………”
大军向着孝昌地区奔去。
原来孝昌至安陆的官道内,现在全是乱哄哄的人流。一群群衣衫褴褛,满面焦黑的难民们带着他们可怜的家当,从北洋军占领区逃难而出。他们赶着正在度冬,瘦骨嶙峋的耕牛,推着小车,扶着老人,背着孩子。麻木的朝前走着。有些人浑身是血,有的人还抱着已经没了气息的尸体。不断的朝里面涌。
李想亲自任命的安陆县长黄光中正满头大汗的侧身其中,带领刚刚组建的民兵,井井有条的指挥接应,路上不断涌来的难民们。安陆的民兵们同样满面凄惶,在人流两边呼唤着自己亲属的名字。当找到一个幸存的,就抱头痛哭。一路上全是哭喊和哀嚎的声音。
李想有些不敢相信,北洋军的破坏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湖北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
当李想带着革命军出现在难民潮流之中的时候,人群发出了更大的喧哗声音,看到这些青色西式军装,头戴大檐帽的军人,似乎看到了救星。
看着这离乱的场面,看着这地狱般的场景。马上的李想精神恍惚,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死死的抓着缰绳,勒得手指发白,默不作声的驱马走着。
身后的革命军战士全都沉默如金,钢牙都要咬碎了。心从没有这样沉重过,从没有如此清晰的感受责任的重量。肩负民族的希望,不再是一句歌词,不再是李大帅激励他们的一句空话,是眼前活生生,血淋淋的现实!
在原野上,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人流在朝这里涌动,涌动。寒风掠过,李想浑身冰冷。穿越以来,最清楚的一次,感受历史的责任!这个民族的苦难,任他铁石心肠,也不忍多看!
有人认出马上沉默的年轻将军,正是活捉张锡元的李大帅。哇的一声大哭,突然跑到李想马前扑倒。
“李大帅!活我!活我鄂省民众!”
人们纷纷的拜了下来。成千上万的人蜷缩在那里,看到马上沉稳如山的身影,就像看到天降的救星,这些人的眼泪,流得更加的汹涌,带着哭腔的呼声感天动地。
黄光中已经跑了过来,他声音就像在李想的耳边响起:“北洋军及南来约三万大军,冯国璋焚了孝感和汉口,段祺瑞第二军驻守孝感,四处抢掠粮草,强徵壮丁,北洋军就像蝗虫般所过之处顿成灾区,迫得沿途的民众纷纷逃离北洋军占领区,我这紧靠孝感和孝昌,两城民众流入,令我如今的负担百上加斤。”
李想脸色惨白。只是用力的握紧了拳头。“很快就会结束的。”
“很快是多久?”
李想猛的大喝了出来:“就是今天!我会让北洋畜牲雪债血偿!”
夜色降临,白天天气晴朗,初冬的夜晚也露出一丝罕见的月色,明净清冷的月光照着京汉铁路两边属于大别山余脉的荒山野岭。
一块大石头后面的露出李想做贼似的脑袋,正拿着望远镜,正看着属于孝昌站西侧的花西踞点,四周安静的没有人气,只听见山头寒风呜呜的鬼叫。
孝昌地区紧挨着段祺瑞的北洋第二军驻地孝感,在孝感以北,在此时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与北洋军的争夺相当激烈,北洋军对此地区重要据点均以强兵驻守。
特别是大悟城外,李店一战,北洋军南下首次受挫,同时使冯国璋必胜的信心遭受挫折。原本根据多年作战的经验,他自信北洋军炮火远胜匪军,阵地进攻战优势炮火必帮大忙,在大悟一战,也证明了他这个推测;再者北洋军以久练之师,对匪军初建之旅,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而在杨寨、李店外围战场一战,也却是看出匪军迎战显出有些稚嫩,但是匪军誓死反抗的决心完全出乎他的预料。在李店白刃战中,那些北洋老兵都谈起色变。盘据在李店的李想匪军已经成为初入湖北的冯国璋眼中刺,恨不能拔之而后快。曾计划,由第六镇李纯部进杨寨,占领李店,控制整个铁路线,司机进攻广水,想要一举彻底消灭李想这一支战斗意志顽强的匪军。不过却被坐镇信阳的袁世凯压下,李想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还不值得袁世凯关注,他的眼里只看到黄兴和黎元洪,他要得到的是汉口,根本不愿意在李想这样的小人物身上浪费时间。袁世凯更是拍电,干预冯国璋指挥,令其不要与李想纠缠,拿下阳夏才是正事。
冯国璋看得起李想,却拗不过袁世凯的命令。冯国璋继续南下,却派重兵把守后路,在武胜关、大悟县、孝昌县等地区,在原有的铁路兵站的基础之上,又建立了许多新的据点,对李想的交通破袭战构成了很大威胁。
李想依照总参的作战计划,率先带着骑兵团向孝昌方向出集结。就在出发之前,他接到一条撼惊天下的消息:南京光复!他足足大笑了两分钟。
运来天地皆同力!
他把这条消息宣布之后,整个山谷都欢呼所震撼。他拍出明码电报,向全国喊出口号,湖北革命军誓死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湖北被北洋军打击消沉的民心士气,在这一瞬间重被点燃。
此时,还有更多好事在武昌上演,却不是李想所能预料的。
此时,他正苦哈哈的在这慌郊野外事布置作战任务,准备和北洋军死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