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著,皇帝会派楚慕寒前去赈灾。
楚慕寒花了将近一个月才将灾情控制住,也因此收获了不少民心。但即便如此,此次天灾依旧令北朝损失惨重。
更糟糕的是水灾过后便是大疫,死了将近三十万人,原本风景如画的江南一带,短短三个月便尸横遍野……
楚慕寒的法子便是将所有可能感染瘟疫的村民,全都集中起来,然后活埋来遏止瘟疫蔓延。
这个办法虽然残忍,却也是当时最有效的法子……
沈钰念此,眉头越蹙越深。
他虽没有救国救民的大义和情怀,但一想到要死那么多的人,还有原著中对灾情的惨烈描写,便不由得揪心。
即便他改变不了自然灾害,但一定可以做点什么。
念此,他当即询问侯爷爹:“您可知舅舅眼下在哪?”
“你舅舅?听闻他最近去了北疆,有意与邻国合作丝绸玛瑙之类的生意。”
“那您知道他去了多久了?近期能赶回来吗?”
沈晋安不知儿子为何这么问,但还是回答道:“这就不知道了,不过江南与北疆一南一北,即便谈好了生意,恐怕也没这么快能赶回来。”
沈钰闻言微微蹙眉。
原著中,舅舅因为是北朝首富的身份,灾情肆虐时恰好不在江南一带,所以没办法给灾民提供援助,却也因此被世人唾骂奸商。
“钰儿,你找你舅舅可是为了江南水患一事?”阮绵绵突然问他。
沈钰颔首:“江南水患耽搁了这么久,百姓们定然支撑不住了。舅舅的生意遍布全国,又大多都是酒楼饭庄,必然囤积了许多粮食。若他愿意开仓赈灾,必然会对灾情有所缓解。可惜,舅舅正好不在江南……”
阮绵绵不料儿子平时不着调,这个时候却能想到救灾之事。难得儿子有这份心,她这个做母亲的自然支持,况且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于是命荣嬷嬷去房间里取来一件信物……
沈钰看着眼前的玉佩,感觉像是有点儿眼熟。
阮绵绵将玉佩递给他道:“此玉是阮家的传家玉,正好有两枚,你舅舅和我各拿了一枚,代表着阮家家主的身份。有这枚玉佩在手,阮家的所有商行和粮仓都可以任你索取。”
沈钰不料还有这种好东西。
侯爷爹道:“难怪府中的开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绵绵,原来是你一直在拿娘家的银子贴补啊!”
阮绵绵瞥了他一眼:“不然靠你那么点儿俸禄,我们全家只怕早就喝西北风了。”
侯爷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