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品得很慢,仿佛不是在吃菜,而是在感受一种源自食物本源的滋养。
片刻后,他睁开眼,眸光晶亮地看着碗中,又用勺子轻轻拨动,舀起一块煨得透亮软糯、吸饱了汤汁精华的海参,再次送入口中。
海参入口即化,软糯嫩滑,鲜美绝伦。
品完这口,老爷子满足地长吁一口气,只觉一股暖流自胃腑缓缓散开,温煦地流淌至四肢百骸,驱散深秋的凉意,连先前因食肉过多而产生的些微腻感也消弭无踪,通体舒泰。
“好…好啊…”老爷子放下汤匙,由衷地赞叹,声音不高,却带着回味悠长的满足。
旁边的王建设一直紧张地观察着父亲的神色,见他如此满意,悬着的心彻底放下,笑容愈发灿烂。
其他桌的宾客,虽未得品尝,但光看主桌几位贵宾,尤其是王老爷子那陶醉的神情,再嗅着空气中久久不散的奇香,早已是望眼欲穿,馋涎欲滴。
孙科长更是坐立难安,眼巴巴地盯着那坛子,生怕下一秒就空了。
就在此时,王老爷子忽然开口,唤过王建设:“建设。”
“哎,爸,您吩咐。”王建设连忙躬身应道。
“去,把做这道菜的师傅请过来,”老爷子指了指面前的炖盅,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我想跟他聊几句。”
“啊?哦,好!好!”王建设先是一愣,旋即大喜过望,这可是天大的面子!
他立刻转身,脚步轻快地走向灶台。
院中其他宾客闻言,更是哗然。
能让王老爷子在寿宴之上,当着满座宾朋的面,点名要见的厨师,这得是何等惊人的技艺!
一时间,投向后厨的目光,敬佩与好奇更甚。
很快,王建设便引着何雨柱来到主桌前。
何雨柱已解下围裙,擦净了手,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平静模样,看不出丝毫张扬,唯有眼神沉稳,不卑不亢地走到桌前。
王老爷子抬眼,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
约莫二十出头,身姿挺拔,眉宇间透着一股干练利落,眼神清亮而沉静,虽带着厨师特有的烟火气,却又自有一股难言的自信与从容。
“小同志,这道菜,是你主理的?”老爷子指着炖盅,语气温和。
“是的,老爷子。”何雨柱点头应道,语气平和。
“此菜,可是名为‘佛跳墙’?”老爷子再问,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
何雨柱心中微动,没想到这位老爷子竟能识得此菜,看来确是见识不凡。他点头:“老爷子好见识,正是此菜。”
“好!好手艺!”老爷子赞许颔首,“不止是味极鲜美,吃下去,我这把老骨头都觉着通泰舒畅,暖意融融!”
他停顿一下,目光落在何雨柱身上,也多起来几分欣赏:
“你这坛中,火候拿捏、用料甄选、配伍之道,皆是精妙。海参、瑶柱、蹄筋……
煨炖得恰到好处,且食材性味相合,相得益彰。这已非寻常菜肴,堪称‘食补’之上品!”
听到“食补”二字,何雨柱心中了然,暗道果然是位懂行的老饕。
他微微躬身,谦逊道:
“老爷子谬赞。不过是些寻常滋补之物,多费了些功夫与时辰,以文火慢炖,求一个食材间的‘和’字,使其味、其性、其效,彼此交融,温润滋补而不燥,易于克化吸收,于身体略有裨益罢。”
实际上这个秘方,是何雨柱从美食少林里学出来,他今天打算露出这一手。
那是他早就打听清楚,这个老爷子的名号和关系。
都是血海尸山里为社会建设出身,这食补也是为让老爷子的身体更好一点。
老爷子虽然是医生出身,但是是药三分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