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五代刀锋3 > 第98章(第1页)

第98章(第1页)

朱温想到了洛阳。河南尹张全义经营洛阳多年,成功地使其从战乱的创伤中恢复,成为关中最为富庶的城市。在他东征西讨之际,张全义尽心尽力地为他提供了大量财物,成为他的坚强后盾。一旦皇帝到了洛阳,那就是被放进了如来手心的孙猴子,将再也跳不出自己的掌中。

一道命令发到了中原各道,要求各州县派人筹钱,由张全义负总责,迅速建造洛阳皇宫。

天复四年(904年)正月,朱温带着兵马从汴州再次出发,西赴长安。

朱温带兵再度东来的消息传到朝廷,满朝震惊。李晔更是感觉大难临头。朱温在这时候挟兵马大举而来,显然不是来救驾的。没有人知道,这个人心里现在想的是什么。

朱温在人们惊恐的目光中再次进入了长安城。他阴冷地看着破败的京城。这个城市早已失去了他往日的辉煌,更失去了他曾经拥有的王者般的灵魂。时势如此,他注定将成为这个王朝的掘墓人,也将成为这个城市的终结者。

延喜楼上,朱温见到了神色恍惚、面容憔悴的李晔。这个当了十五年皇帝的人,也受了十五年的罪,几乎没有一天能够安稳地入睡,没有一天能够逃离威胁与杀戮。

&ldo;这么窝囊的人怎么可能驾驭天下?&rdo;朱温在心里冷笑。

&ldo;爱卿此时进京,有何急事?&rdo;李晔很焦虑地看着这个面色冷峻的男人。

&ldo;李茂贞贼心不死,唆使凤翔军再度逼近长安。如今长安已成是非之地,朝夕不测。为了朝廷大计,老臣我无礼,请陛下东迁到洛阳!&rdo;

此言一出,死一般的寂静。

接替崔胤的裴枢就站在李晔身后,顷刻之间变得面色苍白。裴枢当然很清楚朱温的用意,皇帝迁到洛阳,当然整个朝廷也要搬到洛阳。如此一来,整个唐王朝的政治核心都将羊入狼窝,被朱温彻底控制。

但裴枢一句话也不敢说。崔胤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他犯不着自讨苦吃。

李晔的脸早已变成了紫金色,表情极为痛苦。对他来说,被朱温带到洛阳跟被李茂贞劫持到凤翔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李晔看了看朱温,他不敢正视这个人的目光。朱温犀利而冰冷的目光如同一把锋利的长剑,令他无法反抗。

李晔的嘴唇无力地动了动:&ldo;既然如此……就依爱卿吧。不过……&rdo;

&ldo;陛下放心。我已命人在洛阳加紧修建皇宫,决不会让朝廷失礼!&rdo;朱温抢过话头,以不容反驳的语气说。

李晔低下头,无奈地点了几下。泪水几乎就要夺眶而出。

长安,见证了唐王朝三百多年的荣耀与辉煌,如今竟然要以这样的方式黯然退场。这是不是对这个王朝和他的家族一个不祥的预示?

搞定了李晔的朱温甚至不在长安过夜,紧急再回河中。他要用最快的方式在洛阳建起一座至少还过得去的宫殿,让朝廷那帮子人对迁都一事无话可说。

朱温以诸道兵马副元帅的名义向天下各道发出命令,要求各地征调劳力工匠,筹集钱财石料,统统运往洛阳,协助建造皇宫。

命令一下,从河北到岭南,依附朱温的各路军阀纷纷响应,转眼间,洛阳已云集了民工数万人,各类物资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

负责筹建皇宫的张全义本就是组织能力极强的一个人。如此重大的事情交给他,正是表现的时候。张全义舍了老命,昼夜不息,全力以赴。很快,在当年北魏帝国皇宫旧址之上,一座崭新的宫殿已初具模样。

留在河中兼顾全局的朱温见皇宫一事进展顺利,立即修书,派人赶往长安,分送李晔、裴枢。要求皇帝和朝廷立即迁往洛阳,不能再耽搁。

唯恐夜长梦多的朱温甚至等不及皇宫落成。按照他的如意算盘,从长安到洛阳,朝廷的庞大车队至少要走两三个月,这段时间,宫殿差不多也就绪了。

朱温的急不可耐足见一斑。

在朱温的不断催促下,唐昭宗李晔和他的庞大朝廷上路了。天复四年(904年)正月二十六日,在朱友谅率领的两万宿卫军的&ldo;保护&rdo;下,李晔离开了长安皇宫,踏上了前途未卜的东迁之路。

在他的身后是长达数十里的车队。整个朝廷都跟着他驶出了长安城门,缓慢地向东而行。当最后一辆马车驶出长安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

黑夜吞没了长安城。曾经繁华如梦,灯火璀璨的千年古都在这个夜里一片死寂。但这个夜晚,对于这座城市而言却具有特殊的含义。从这一天开始,长安作为中国王朝首都的历史戛然而止。

从西周周武王定都镐京到今天,长安作为十三个王朝的首都总计一千零七十七年。但自这个夜晚以后,这座有着辉煌历史的城市再也没能成为此后任何一个王朝的首都,他就这样从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黯然谢幕,隐退到历史的幕后。

回望着远去的长安城,李晔悲从心起。他看着身边那些呆若木鸡的侍从,对他们说:&ldo;你们听说过&lso;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rso;这句话吗?&rdo;

众人都茫然地摇摇头。

&ldo;纥干山上的麻雀即使冻死也不愿意迁徙到温暖的南方,那是因为只有在故乡才能找到快乐啊!麻雀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你我!今日一去,不知何处才是归宿!&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