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声突然变得刺耳,刘二柱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
去年冬天他蹲在结冰的砖坯堆前修补裂缝的场景,与此刻重叠在一起。
那时他冻得通红的手指几乎握不住工具,是程二华默默递来的暖手炉让他坚持到最后。
此刻,他的耳朵里嗡嗡作响,看着王建国翕动的嘴唇,却像隔着水幕般听不清话语。
“柱子?”
王建国伸手在刘二柱眼前晃了晃。
“高兴傻啦?嘴张得能塞下鹅蛋了!”
刘二柱后退半步,后腰撞上砖垛发出闷响。
粗糙的砖棱硌得生疼,这才让他找回些真实感:
“建国哥。。。这。。。这太突然了!”
他声音发颤,额角的汗珠顺着刀刻般的皱纹滑落。
“我才20岁,连窑温曲线图都还没摸透,怎么能当厂长?肯定是弄错了。。。”
程二华却已红了眼眶,他想起上个月暴雨冲垮窑顶,是刘二柱顶着狂风爬上摇摇欲坠的砖窑,用身体护住了最后一窑待烧的砖坯。
此刻他重重拍了拍搭档的肩膀:
“柱子,咱们俩搭把手把砖厂撑起来!你对火候的判断比老师傅还准,这厂长你当得!”
王建国欣慰地看着二人,把信纸郑重塞进刘二柱掌心:
“宋主任在推荐信里写得明白,你们一个懂技术,一个会管理,双剑合璧才能把厂子带出新天地!”
他指着远处正在扩建的新窑炉。
“下个月省物资局要来订货,这可是咱们打响招牌的好机会!”
刘二柱低头摩挲着信纸上烫金的公章,突然挺直腰板,声音里多了几分坚定:
“建国哥,二华,我干!不过说好了,要是出岔子,你们可得随时拉我一把!”
三人的笑声混着砖窑的轰鸣声,惊起一群白鸽掠过湛蓝的天空,翅膀扑棱声里,仿佛已经能听见砖厂迈向红火未来的脚步声。
砖窑蒸腾的热浪中,程二华盯着王建国手中微微卷起的红头文件,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
他想起三天前深夜,父亲蹲在灶台前,吧嗒着旱烟袋,烟锅里明明灭灭的火星映着满是沟壑的脸:
“宋主任找我合计了好几回,说最该当厂长的是建国。可这小子,性子野惯了。。。。。。”
此刻看着王建国随意挽起的衬衫袖口,还有那双永远沾着泥土的解放鞋,程二华突然全明白了。
“建国哥,”
他声音沙哑,伸手按住正要转身的王建国。
“我爹都跟我说了。宋主任找他商议过七回,每次都在老槐树下从日头偏西聊到月亮爬上树梢。他们最初定的厂长人选,本来是你。”
话音未落,刘二柱惊得倒抽一口凉气,手里还攥着的牛皮纸信封簌簌作响。
王建国微微一怔,随即仰头笑出声,笑声惊飞了窑顶几只打盹的麻雀。
他摸出皱巴巴的烟盒,抽出烟卷时,指节在阳光下泛着古铜色的光:
“二华,你这心思比砖窑的火眼还透亮。”
火苗窜起的瞬间,他眯起眼睛,回忆起上午在宋主任办公室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