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古玩店和拍卖行价格差异的原因!
如果古玩店的价格,都按照拍卖行的价来出售的话,结局只有两种。
一种是拍卖行消失,被直接取缔。
另一种便是古玩店无人问津,生意寡淡,直至破产。
但以行情来看,第二种的可能性,无疑会更大。
当然,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赚取暴利的。
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这种方式,也有亏损的风险的。
这个跟时机,行情变化是有着极大的影响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就单以这枚中统元宝为例,之前的拍卖行价值都在百万以上。
唐顺这枚标价88万,差价十几二十万。
如果有投机取巧的商人前来买下,然后送拍卖行。
在这期间,唐顺突然又抛出剩下的4枚中统元宝的话。
那么,中统元宝的市场价格就会受到冲击。
货物多了,通货膨胀,价值便会大打折扣。
这是市场不变的规矩!
这个时候,那个投机取巧的商人,再送中统元宝去拍卖,肯定很难再突破百万。
亏损,便是必然的结局!
除了这种亏损的方式,还有其他方式。
比如,你买来送拍的古玩,在那场拍卖会中,却没有遇到喜欢这个古玩的买家。
那样的话,这件古玩的价格,同样会被压低。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老前辈估价的时候,都会提一句,如果遇到钟意的买家,价格还有可能提高的原因。
每个收藏家,基本都是有着各自的收藏喜好的。
有人喜欢粉彩的柔和。
有人喜欢珐琅彩的鲜艳。
有人喜欢景泰蓝的靓丽。
也有人喜欢青花瓷的圣洁。
也有人喜欢唐三彩的绚烂。
诸如种种,不尽相同。
货卖识家,便就是这个道理。
……
商讨下古泉的价格,唐顺便是带着剩下的古泉,暂时离开了聚宝阁。
趁着时间尚早,他准备将课本和教案,送还给魏无别。
穆清瑶并没有跟随,唐顺让她在店内跟着章立宝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