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明末海盗澳洲崛起 > 第471章(第1页)

第471章(第1页)

木木没有人带,光问路就不止十个人了。无奈!

还有去劳动局、计生办,最后还去一趟市里面,尼玛,坐车都坐得腰酸腿软了。

所以昨天没有更新得了,这两天尽量补上!望见谅!(未完待续。。)

p

☆、第328章平壤城下【下】

而在唐继光和吴十亩、宁完我等人谈话的时候,平壤城墙下,许自俊已经说出了自己来这里的目的了。

许自俊深呼吸一口气,定了定心神,从怀中拿出檄文,高声诵读道:&ldo;孔子曰:&lso;不学礼,无以立。&rso;我大明乃朝鲜之宗主国,朝鲜却暗通建奴,既然与建奴称之&lso;邻好之情,亦岂无之?&rso;,此至吾大明于何地?此为宗主呼?&rdo;

许自俊的檄文虽然夹杂了两句文言文,但总体而言都是比较容易听懂的。城头上的士兵都听得一清二楚,即使不能够是明明白白,也猜得出其中意思。

一时间,士兵都感觉脸颊发烫。

许自俊接着说道:&ldo;壬辰倭乱,万历二十年,余朝鲜仅义州一带幸免。余者皆为倭寇所据。尔朝鲜无银,吾大明赐纹银二万两,于朝鲜国王!尔朝鲜义州仅粮六百石,吾大明兵马粮秣尽从大明运来!力战数年!名将邓子龙为尔朝鲜牺牲,数万大明儿郎血染朝鲜土地!&rdo;

&ldo;尔朝鲜自诩小中国,学习儒家圣典。大臣劝说国王私通宗主敌国,此谓之何?不忠也!吾大明对尔朝鲜有再造之恩,壬辰倭乱不取尔一分一毫,以之为报酬,尔如此行为!此谓之何?不义也!朱子家训言:&lso;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rso;尔朝鲜却以通敌报之,此谓之何?不仁也!吾大明于朝鲜宗藩二百余年,今却视之如草芥,此谓之何?不礼!&rdo;

许自俊说到这里,深呼吸一口气,以更加昂然的声音大喊道:&ldo;此不忠不义不仁不礼之国,吾自当拨乱反正!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如律令!&rdo;

&ldo;节帅!死。也许你不怕,但你就为了这样的国王和大臣效死,值得吗?你这这样做是助纣为虐!即使是战死。也是遗臭万年,遭人唾弃!用先贤司马公的话来说,你就算战死,连鸿毛亦重之于你战死的价值!&rdo;许自俊一脸正气凛然的说道。实际上他心慌慌得很。万一谈崩了,他就算穿着山文甲,面对万箭齐发,恐怕也没有什么用处。

不过许自俊这家伙倒是有几分急智,虽然心中害怕。但越是这样,他反而越是显得正气凛然。一反之前懦弱怕事的样子,郑遵都有种看到圣人的错觉了。

&ldo;哈哈!这许自俊倒是有几分急智啊!&rdo;唐继光在后面却乐了,他可是知道许自俊是什么人。他这个官职,也是靠谄媚光海君李珲及其妃子,这才得到的。原本只是混个半年资历就回去汉城了,不过他也倒霉,才混了五个月资历。还差那么点时间。最后却遇到战事爆发。

城头上的郑遵心思却是七上八落,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好了。四下扫视一番,发现城头上的士兵,一个个都战意大去,箭矢虽然还扣在弓弦上,但弓弦已经松弛下来。手中刀剑。都指着地板,长枪也无力是靠在城墙垛口上。

朝鲜军士兵惭愧啊!他们实在鼓不起勇气和东江军迎战。正如檄文说的,再造之恩却是以怨报德。他们还有什么面子和东江军死战呢?

&ldo;诸君,认为如何是好呢?&rdo;郑遵苦涩的问道。之前心中好不容易鼓起的死战勇气,现在被唐继光一张檄文,打击得支离破碎。

别提小兵了,就算是郑遵,现在心中都惭愧,不能够说没有底气继续和东江军开战。但最起码,现在郑遵的立场没有了之前那么坚定。

正如许自俊说的,死对于郑遵而言已经并非是什么不能够接受的事情,早在决定死守平壤城之前,他已经有了战死的觉悟。

但郑遵求的是什么?是名,是利!

名就不用说了,利就是福泽后代,只是东江军将这檄文发了出去。会有多少将领会选择站在光海君李珲那一边?光海君能不能守住国家?

郑遵的想法何尝不是他手下人所想的呢?

观察使金伦义犹豫了一下,情绪低落道:&ldo;开门迎接王师吧!陛下,陛下做的的确不地道……&rdo;

金伦义心里面补充了一句,就算我们愿意死守,又能够守到什么时候呢?

&ldo;开城投降吧!&rdo;郑遵仿佛一下子衰老了十岁,整个人摔坐在城墙走道上,毫无一方诸侯,节度使应有的仪态。

不过此刻没有人用鄙夷的目光看着郑遵,朝鲜军上下都松了一口气。虽然有部分人不甘心开城投降,但也没有做出过激的举动。一方面是宗主国的大义,一方面是国王的大义,也许中立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唐继光想不到郑遵真的就投降了,其实他的本意也就是动摇一下士气而已。

其实唐继光并不知道,就算他不来&ldo;清君侧&rdo;,到了天启四年,也就是两年多后,朝鲜也会爆发一场政变,史称&ldo;仁祖反正&rdo;。仁祖是国君的谥号,&lso;反正&rso;自然就是拨乱反正的意思了。

可见朝鲜国内对于光海君的不满,早就已经存在了。爆发,不过是差一个契机。其实这也是正常的,朝鲜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而光海君在后金和大明只见摇摆,当墙头草。而就是二十多年前,大明却对朝鲜有再造之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