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祈安回来的时候,二人正在院中和孙氏说话,手上一道收拾着东西。
听见动静,两人回过头来:
“父亲。”
盛祈安看着两个优秀的儿子,感慨一声道:
“长大了,我也老了。”
两人正要开口说些什么,盛祈安又道:
“行了,不用安慰为父,你们终究是要去走自己的路的,只是有一点,不能忘了根。”
不要忘了他们是从将军府里走出去的,不管走到哪里,不管是什么时候,大家都是一家人。
盛驰纵和盛临熙认真应下:
"父亲,我们知道了。"
随后盛祈安又和二人分析了一番目前的形势:
“如今大昭虽看着风平浪静,但实际上确实暗潮汹涌,首当其冲的便是反贼平远王,临熙你前些日子亲自跑了一趟兴济府,应当更有感触,路上遇到的那些袭击,怕是一直都没有断过吧。”
盛临熙面色严肃:“是,平远王一直在派人阻拦我们前往兴济府。”
路上他们看到的那些尸体,就是平远王派来阻拦院正的人。
至于原因,当然是为了那四万兵权。
若不是最后有小词给的药,这四万兵最后还能不能落到他们的手里,还犹未可知。
盛祈安点了点头。
“平远王之所以如此在乎这四万兵权,依我看来,只怕是很快就要骑兵谋反了。”
到时候若是起了战争,必将引起混乱。
更何况民间还有邪教在捣乱。
这就是为什么说大昭看着平稳,实际上却是危机四伏。
盛祈安嘱咐道:
“我今日与你们说这些,便是叫你们对如今大昭的形势有更完整的认识,三大藩王的地方没,你们便不要去了。
到时临熙去了北疆,更要小心,若是他国知道大昭如今的局势,说不定便会趁此机会入侵,你一定要当心。。。。。。”
盛祈安说了许多,两人仔细听着,没有半点的遗漏。
待他们离开的时候,已经是晚上。
盛驰纵和盛临熙便干脆在这里用了晚饭。
太阳东升西落,又是一日过去。
第三日的清晨,盛驰纵和盛临熙早早便已起了床,收拾妥当,带着行李,叫下人牵了马,往府外走去。
今日便是他们离京的日子。
两人前两日便与府上的人说过,离府当日,不必再送了。
以免更添不舍与难过之情。
但当他们走到府门口的时候,看到府上的人都已等在了门口。
祖母,父亲母亲,大伯娘,小词,大哥。。。。。。
他们的脸上带着笑和祝愿,将不舍藏在心里。
原本已说好不送,但当盛驰纵和盛临熙见到这一幕的时候,即使是两个大男人,依旧忍不住有些红了眼眶。
他们压下心中的情绪,笑着走了过去,一一喊过。
盛老夫人拉着他们的手,拍了拍。
“多的话祖母便不说了,在外面要好好的。”
众人眼中含笑,为他们二人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