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迎涵他们提议设立海关和税收局,改善和提升国家收入,江安同意其请求。
江迎涵他们的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百姓也自发推进改革,引进外国先进思想,自发工作,维护自身权益,翻译外国文献,积极建言献策,组成工会和公社。
工会是由工人组成的团体,初期是为了维护工人利益,但是到后期就变味了,一些工会被资本家收买,成为其摇唇鼓舌的传声筒。
农村和城市组成公社,自愿加入,共同工作,同时允许一定的私有财产和自主权。
江迎涵从《工人主义》了解到“工人主义”,那是一种先进的制度,鼓励国家公有化,接管大型核心企业,保障工人和农民、商人的利益,进行义务教育,人人平等,没收资本家的利益,让其接受改革和改造。
“或许我可以试点改革,我们打赢了战争,积累了权威,应该可以进行社会改造了。”江迎涵对工人主义很是欣赏,但是因为自己是皇子,感到有一种背叛自己阶级的感觉。
“生产力还达不到要求,慢慢推进改革,需要稳步推进和不断提升民众教育水平。”苏清婉在一旁提醒江迎涵。
刘蓝和赵岚帮助江迎涵推进改革,他们共同巡视改革成果,询问百姓建议,并适时改进和调整。
当时世界上的大多数君主制国家纷纷走上君主立宪制和内阁制的道路,更有甚者,皇帝自己当总统,不再世袭,变成共和制。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江迎涵对此点评道。
江迎涵邀请历史学家编写国史,历史学家们开始编写弘阳国通史,以维系民众国家认同。
历史学家们收集史料,重新编排资料,同时允许百姓对书提建议,最终编完了这部书籍。
之后,江迎涵和父王江安继续治理国家。
4月12日,苏清婉经过十月怀胎,成功生下江迎涵的儿子,生产中引进新的技术和医术,也证明了改革的有效性和成功性。
这时候引进西方国家的医学,传统医学也是可以继续存在、发展和进步的。
医院是古代的医院,医生有的穿白大褂,有的穿郎中的服装
江迎涵感到紧张、担心和承担丈夫的责任。
“我以后要怎么照顾我的儿子?”江迎涵扪心自问,同时阅读教育子女的书籍。
江迎涵为儿子起名,他翻阅字典,寻求美好的名字。
“叫他江新时吧,出生在新的时代。”江迎涵解释儿子的名称。
“不错,就这个名字吧。”苏清婉欣慰和虚弱地说道。
这时候已经没有奶娘了,不过可以由医生照顾婴儿,也可以用奶粉给江新时喂奶。
这时候,朱瓦国和其他友好国家给江迎涵他们送来贺礼和书信,江迎涵还也回信和送贺礼。
这时候,随着医学的进步,弘阳国的人口从4400万增长到6900万。
“都是新生人口呀,我们怎么为这些人口提供社会保障?”江迎涵心里问道。
弘阳国也完成对外来人口的同化,这些人口也认同弘阳国统治。
弘阳国的Gdp有250万亿元,居世界第一,人均Gdp有3623元。
西方国家吉罗格发明电话等电子设备,江迎涵他们引进这些设备,江迎涵他们一边穿着传统服饰,一边使用现代化设备。
江迎涵购买电话,尝试打电话给其他兽人,江迎涵也下令推广这个发明。
这时候,铁路被发明出来了,江迎涵也引进这种技术。
工人们在修建铁路,穿着传统服饰和工业化制服,在艳阳天修路基,铺枕木和铁轨。
“随着时间段推进,我们也要退出历史的舞台了。”身为皇子的江迎涵对自己的身份感到担心。
“随着科技进步,法术和神力也逐渐让位给科技和工业了。”苏清婉在一旁提醒江迎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