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那儿吧。"
刘恒头也不抬,专注地擦拭窦漪房额头的汗珠。
我悄悄抬眼,恰好对上窦漪房清明的目光——她根本没病!
在我们视线相接的刹那,她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王后需要静养。"
刘恒突然转身,"你退下吧。"
走出寝殿时,我的袖子莫名沉了几分。
回到住处摸出一看,是块系着红绳的玉佩——我们埋在银杏树下的信物!
内侧新刻了一行小字:"归途小心,勿信崔。"
我摩挲着玉佩,突然注意到绳结打法很特别——是我们小时候发明的"危险警告"结。
窦漪房在警告我提防崔嬷嬷?
三日后吕后启程回长安。
我奉命随行,临行前最后一次见到窦漪房,她站在刘恒身侧向我们行礼告别。
当我的马车经过她身边时,一片枯叶飘进车窗,叶脉上用针刻了个"周"字。
周?周亚夫?还是。。。。。。周嬷嬷?
回銮队伍行至峡谷时,袭击果然发生了。
但死的不是刘恒,而是崔嬷嬷——她被流箭射中咽喉,当场毙命。
吕后震怒,命令彻查却一无所获。
那晚宿营时,我在帐篷里发现一张字条:"崔已除,账册在太医处。——云"
我盯着那熟悉的字迹,忽然明白了枯叶上"周"字的含义。
窦漪房早知道崔嬷嬷是监视我的眼线,而周亚夫保管着关键证据!
回到长安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联系周亚夫,却得知他随军出征匈奴未归。
吕后因崔嬷嬷之死迁怒于我,将我贬回尚宫局做普通女史。
日子如流水般过去。
我利用职务之便,将窦漪房从代国寄来的密信混入各宫月例文书中。
信中她说刘恒待她极好,代国民众困苦,她暗中救济孤儿的行为得到了刘恒支持。
字里行间,我读出了一个陷入爱情的女人的幸福。
【警告!历史线偏离:窦漪房对刘恒感情过深可能影响任务】
系统突然提示。
我咬着笔杆出神。
原剧中窦漪房确实爱上了刘恒,但那是经过重重猜忌和试探后的结果。
如今她似乎毫无保留地信任着他,这变化是好是坏?
建安四年的春天,一个惊天消息传遍长安:
吕后驾崩,诸吕被诛,代王刘恒被迎立为新帝!
我站在朱雀大街上,看着刘恒的銮驾缓缓驶入皇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窦漪房——现在该称窦皇后了——的凤辇紧随其后。
当队伍经过尚宫局时,凤辇的帘子微微掀起,一只戴着玉镯的手垂下来,做了个我们儿时约定的手势:
拇指与小指相扣,意为"今夜相见"。
当晚子时,我溜进荒废已久的永巷殿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