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是的,准确的死亡时间应该在午夜12点左右,&rdo;技术员点头说道,&ldo;尸首的回盲肠部分容易积滞粪便,所以尸绿首先出现于右下腹部,然后向全腹部蔓延至全身,苍蝇闻到死者的气息,便会在其口、鼻、眼、外耳道、肛门、外阴等处产卵。每只蝇产卵150粒,在夏季30摄氏度的气温下,经8~14小时孵化成蛆。而现在是春天,天气还比较凉,如果尸体生出蛆虫那也是几天之后的事情了……&rdo;
齐警官打断了技术员冗长的话语,插嘴道:&ldo;尸蛆嘛都知道,可是这么大个头的却从来没有见过,我想,这家伙绝不是苍蝇下的仔,会不会是某种奇怪的寄生虫呢?&rdo;
客家嬷嬷摇摇头,也不再说什么了,只是问道:&ldo;警官,这只小&lso;蠕头蛮&rso;可以给老妪带走么?&rdo;
&ldo;不行,&rdo;齐警官断然拒绝道,&ldo;这是物证,要带回到县局化验的。&rdo;
&ldo;那可要当心了,&lso;蠕头蛮&rso;那东西可是会害人的。&rdo;客家嬷嬷冷笑着将玻璃瓶交给了齐警官,然后转身走出了屋子。
村长叫葛老二带着客家嬷嬷和那孩子回家去见李地火老爷子,那群村里的孩子们恋恋不舍的跟在了嘟嘟的后面,一同朝着屯北走去。
&ldo;老爷子,你说的&lso;龟壳&rso;到家啦……&rdo;一进院门,葛老二就扯起嗓子喊了起来。
来到了东屋,李地火老爷子在炕上微微欠起身子,脸上挂着一丝令人捉摸不透的神情,淡淡地说道:&ldo;我哥哥地水回家来啦?&rdo;
客家嬷嬷犀利的目光盯着老爷子,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ldo;老妪是李地水的老婆,见过小叔。&rdo;说着一面解开了背在身后的包袱,将骨灰坛撂在了炕头上。
&ldo;唉,他终究还是死了。&rdo;李地火幽幽叹息道。
&ldo;民国五十五年春天里死的。&rdo;客家嬷嬷告诉他。
&ldo;民国?&rdo;李地火诧异的望了眼嬷嬷,迟疑地说道,&ldo;你是从台湾来的?&rdo;
&ldo;台湾苗栗。&rdo;嬷嬷回答。
&ldo;这孩子是俺们李家的么?&rdo;李地火瞥见了客家嬷嬷身后的沈才华,眼睛为之一亮,开口问道。
&ldo;地水并无留下一儿半女,这孩子是老妪的徒弟沈才华。&rdo;客家嬷嬷柔和的目光瞅着小才华说道。
&ldo;哦,&rdo;老爷子闻言兀自叹息了起来,&ldo;李家原本也是大户人家,想不到我们兄弟俩竟然都无后了……&rdo;
&ldo;小叔,老妪这次来是专程送地水的骨灰回老家的,不知何时可以让他入土为安?&rdo;客家嬷嬷问道。
&ldo;不忙,你们还没有吃饭吧?昨晚我让老二去钓了些鲶鱼,现在就叫他炖给你们吃,老二,炖鱼去。&rdo;老爷子吩咐道。
&ldo;听这位葛老二先生说,好像您已经猜到了我们今天会到这里?&rdo;客家嬷嬷颇为诧异地说道。
老爷子定睛仔细看了看自己的这位外乡嫂子,然后缓缓回答说道:&ldo;亲兄弟嘛,脑袋里一有感应就会做梦,我是梦见你们领着哥哥回家来的。&rdo;
客家嬷嬷听罢微微一笑,再也没有说什么。
&ldo;这孩子生的好,有股子灵气,&rdo;老爷子岔开了话题,望着沈才华赞叹不已,随即他的目光又落在了嘟嘟的身上,颇为惊讶地说道,&ldo;这只长毛喜鹊个头够大的嘛。&rdo;
嘟嘟闻言脸上流露出愠怒不满之色,心道,关东地区竟然如此蒙昧,连世界着名的亚马逊蓝紫金刚鹦鹉都不识。
&ldo;小叔,你的身体得了什么病?&rdo;客家嬷嬷问道。
&ldo;唉,是高位截瘫,上房摔的,都好几十年啦。&rdo;李老爷子叹息道。
&ldo;我们进村子的时候,看到有户人家死了人,样子十分的怪异,胸口塌陷,眼珠爆出,这附近经常会有这样子的事情发生么?&rdo;客家嬷嬷很随意的问道。
李地火闻言冷冷的答道:&ldo;嗯,听说过,八成是闹鬼了。&rdo;
&ldo;闹鬼?&rdo;嬷嬷疑问道。
&ldo;咱东北这块儿,屯子里经常闹黄皮子啥的,有时候请老仙儿跳跳大神儿也就好了。&rdo;李老爷子打了个哈欠,好像是困了。
&ldo;小叔,那你休息吧,老妪不打扰了。&rdo;客家嬷嬷瞧在了眼里,于是起身说道。
&ldo;哦,你们俩就住到西屋里去吧,让葛老二同我睡。&rdo;老爷子说完眼皮一耷拉,不再搭理人了。
灶间依旧是浓烟滚滚,葛老二一面咳嗽着,一面煎鱼,香气扑鼻而来。
西屋里,客家嬷嬷将骨灰坛放好,然后神神秘秘的拉着沈才华,附耳悄声说道:&ldo;才华,想不想看师父今天晚上用&lso;祝由功&rso;来捉鬼?&rdo;
&ldo;&lso;猪油功&rso;捉鬼?在哪儿?&rdo;沈才华闻言顿时来了精神。
&ldo;就在这妖窝铺屯子里。&rdo;嬷嬷微笑着回答道。
第二部关中地脐第七十四章
香喷喷的炖鲶鱼摆在了东屋的炕桌上,那鱼都是整条烧的,扁平的脑袋,口周生有数条长须,黄滢滢的鱼身上撒了些嫩绿色的葱末,又好看又好吃,那条最大的&ldo;女鲶鱼&rdo;,就撂在了客家嬷嬷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