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立隋笔趣阁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 > 第710章(第1页)

第710章(第1页)

萧太后知晓,询问了几句,见道人应对得当,想了一想,就让他继续治疗。那道人就用针灸,扎了几针,随后就开了药方,让人取药煎熬。御医们看着药方,就是惊叹,这药方上的药,虽然都是常见之药,但是他们想不到,这些平凡的药,能够确保皇后娘娘无恙?

就在焦急的等待中,药汁熬好,宫女端上去,崔珺然服食了之后,居然就好上了许多,半个时辰之后,产婆就笑着出来,说是已经顺利生产,母子平安。

崔珺然此时说出来,虽然眼中有着泪水,但是就平淡了许多,饶是如此,杨浩仍然知道当时的情形,不比上战场差,就安慰了半响,瞧着安睡的孩子,心中就幸福着。

两人又说了一些话,杨浩就问道:&ldo;刚才那个女子,我看着和张文瓘有几分相似,这是为何?&rdo;

崔珺然笑道:&ldo;那可不是,她正是张文瓘的姐姐,张文予。&rdo;说着,就是一笑,道:&ldo;她可是对陛下佩服得紧啊!&rdo;

&ldo;胡说什么呢?&rdo;杨浩说着,他自然是知道张文瓘有个姐姐,不过却从未见过,说起来他去张家多次,但都是去商议事情,那大多是亲王之时,后来称帝,就去的更少了。

杨浩想着,又问道:&ldo;那道人可在?&rdo;

崔珺然就说着:&ldo;此刻应该在漪妹哪里吧!&rdo;其实宇文漪要稍大一些,不过崔珺然是后宫之主,自然就是&ldo;姐姐&rdo;。

杨浩就应着,又与她说了几句话,然后下了马车,吩咐向着洛阳皇宫前行,然后上了宇文漪的马车。果然,在宽大的马车上,一名道人手上有着丝线,说道:&ldo;娘娘的脉象平稳,一切……&rdo;

就在他说着的时候,忽见宇文漪的脸上却是流出了泪水,道人回头,就看见一个男子放下帘子,走了进来。

&ldo;陛下!&rdo;几名宫女就说着。

&ldo;草民孙思邈参见陛下!&rdo;那道人说着。

杨浩听了,眼睛就是一亮,说道:&ldo;你就是神医孙思邈?&rdo;

&ldo;陛下,神医之说,乃是百姓之言,草民只不过是略懂一些医术罢了!&rdo;孙思邈说着。

杨浩就说道:&ldo;这一次,你救活了皇后皇子,乃是大功,朕一定会赏你。&rdo;

&ldo;多谢陛下!&rdo;孙思邈说着,立起身子,眼睛之中,闪着光芒,说道:&ldo;陛下,草民有一个不情之请。&rdo;

&ldo;孙神医,朕知你医术了得,若是想要发扬医术,朕就许了!&rdo;杨浩说着。中国古代的医术其实很厉害,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而失传了。

孙思邈就是一愣,对于医术,他倒是有着发扬的心思,只是年年战乱,有心无力。不过他却是摇摇头,道:&ldo;陛下,发扬医术一事,草民认为可以稍等。如今天下未定,而草民的医术尚有不足,草民希望能够继续游历天下,然后在著书,将经验传承。&rdo;

杨浩就点点头,此时的孙思邈尚年轻,史书上记载,他的书都是晚年写就。而越是年纪大一些,相较而言,临床经验就要丰富。这也是许多病人总喜欢找老一些的医生看病的原因,虽然不尽如此,但有的东西,根深蒂固。

孙思邈又继续说着:&ldo;陛下,草民当年救了一个女子,后来被人带走,却是那王世充的侄女,此女患有……&rdo;

杨浩一听,心中就明白了七八分,问道:&ldo;你可是想要治好此女?&rdo;

孙思邈神色肃然,道:&ldo;草民见她失忆,这种病症,极为罕见,曾游历蜀山、河东,遇见一名山中隐士,得知一个药方,就想着前来诊治。只是到了河北,却是听说陛下攻打洛阳,将王世充剿灭,因此……&rdo;

杨浩听了,心中对孙思邈就有着敬意,说道:&ldo;孙神医,此女于朕,有着关系,如今正在宫中,待回到洛阳,还望孙神医将她治好!&rdo;

孙思邈听了,当即大喜,他对奇难病症,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一下,总算如愿以偿。随后杨浩又问了几句,无非是德丽两妃的身体情况。

半个时辰之后,车队从天津桥进了皇宫。此时的天津桥,却是改换了模样,不再是大船连成,而是由石头修建而成,这样就避免了洛水涨水的时候,冲坏船只。

宫中已经为太后、皇后等人安排好了一切,事情刚刚安排妥当,就有凌敬赶来,将一封密函递给了杨浩。在兵部尚书李靖不在的时候,就是凌敬代理着处理事情。

这封信封的火漆已经被拆开,杨浩将信取出来一看,冷哼一声,说道:&ldo;李渊这厮,居然再度勾结突厥,就是高丽,也想要和李唐共同对付朕。&rdo;

&ldo;陛下,有了突利,頡利可汗不足为虑!&rdo;凌敬说着。

当初頡利可汗为了拉拢可敦,稳定突厥局面,就让突利,也就是他的侄儿,前去觐见杨浩。在上党,杨浩假装犯傻,对頡利可汗并不赏赐,反而是对突利进行了封赏。后来突利回报,頡利可汗自然是不信,当初杨浩在河间郡击败他,只凭军事,就知道这杨浩不是昏庸之人,因此心中就认定突利说的是假话,对他就有了戒备。

突利感到了异样,就暗中遣使,准备投效大隋。杨浩就让他等待时机,许诺,这突厥大汗的位置,日后是他的。

当然,凌敬说頡利可汗不足为虑,除了有突利这个内应,还有这其他的原因。当初,頡利可汗带兵南下,抓获了赵德言,赵德言是汉人,虽然是寒门,可是读了不少经典,就建议頡利可汗使用隋制。突厥不比中原,他们是松散的部落,是政令简便易行最好。可是使用隋制,就政令烦苛,会延误时日,这让突厥百姓大为不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