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分希姆莱(3)
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
1939年德波战争之前,希姆莱为制造战争借口而拟定&ldo;希姆莱计划&rdo;:穿着波军制服的党卫队队员及部分集中营死囚&ldo;袭击并占领&rdo;靠近波兰边境的德国格莱维茨广播电台,用波兰语发表挑衅性演说,造成波兰进攻德国的假象。紧接着该计划实施的是希特勒9月1日10点向德国国会和人民发表演说:&ldo;无数波兰人侵入德国境内,其中有波兰正规军攻击了格莱威茨广播电台。&rdo;此时,德军早已奉命进攻波兰,挑起侵略战争。德波战争期间,希姆莱组建了5支担负&ldo;特别任务&rdo;的党卫队保安处别动队。别动队紧随在德军后面,负责围剿和处决波兰的知识分子以及其他被认为可能起来反对德国统治的人,其中多为犹太人。 自从成为党卫队帝国长官开始,希姆莱就鼓吹保护具有所谓&ldo;高级价值&rdo;的人们的种族甄别条例和特别婚姻法。希姆莱甚至设立专门机构,让经过挑选的德国姑娘与党卫队人员生养子女,以此制造所谓&ldo;超人&rdo;种族。希姆莱签发致党卫队全体人员的命令(1939年10月28日),称&ldo;怀着深切的情感而非轻浮的情感成为参战军人的孩子之母是拥有优良血统的德国妇女和姑娘的庄严任务&rdo;,以及要求允许战争英雄重婚,所反映的也是这种企图。1939年11月8日晚,希特勒在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凯勒啤酒店发表啤酒店暴动纪念演说,遭遇定时炸弹的袭击。此后,戈培尔操纵的纳粹宣传工具宣称谋杀元首的勾当乃是&ldo;英国特工所为&rdo;,希姆莱则从荷兰境内绑架2名英国特工作为所谓人证,而真正的作案者艾尔塞则被关进集中营并在战争结束前夕被处死。
第九部分希姆莱(4)
纳粹集中营中惨遭屠杀的犹太人的尸体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希姆莱的别动队跟在德军后面,开始系统地消灭苏联的犹太人。党卫队对&ldo;布尔什维克政委&rdo;的残杀尤其令人发指。在设置犹太人保留地的计划业已失败、马达加斯加流放计划遭到搁置、将欧洲犹太人放逐到苏联内地的计划亦因德军未能速胜而破产的情况下,1941年底,希特勒做出对欧洲&ldo;犹太人问题&rdo;实施&ldo;最后解决&rdo;(即灭绝犹太人)的决定。1942年1月,纳粹党举行万湖会议,研究&ldo;犹太人问题&rdo;的&ldo;最后解决&rdo;。希姆莱是实施&ldo;最后解决&rdo;计划的组织指挥者。为了灭绝犹太人,希姆莱在1942年指挥建立了许多灭绝营,主要有:贝尔根‐贝尔森灭绝营,索比鲍尔灭绝营,奥斯威辛灭绝营,特莱布林卡灭绝营,马伊达内克灭绝营,切尔诺灭绝营和贝乌泽茨灭绝营。1943年10月4日,希姆莱在波兹南向党卫队高级领导人发表演说,大肆鼓吹&ldo;最后解决&rdo;欧洲犹太人,宣称&ldo;这是我们的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光荣一页&rdo;。一般认为,在&ldo;最后解决&rdo;中惨遭杀害的仅犹太人就有约500万。
第九部分希姆莱(5)
德国保安总局局长海德里希
1942年5月29日,德国保安总局局长兼波希米亚与摩拉维亚执政官赖因哈德•海德里希在乘坐梅塞德斯轿车由乡村别墅驶往布拉格古堡途中,遭到经特种作战执行局训练而由英国皇家空军空投的捷克斯洛伐克抵抗运动人员的袭击,后在医院因伤势过重而命归黄泉。希姆莱恼羞成怒,命令对此组织实施一系列报复行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利迪斯惨案。利迪斯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波希米亚境内靠近克拉德诺市的村庄。1942年6月9日,大批德国保安警察突然对利迪斯实施包围,禁止人们离开村庄。6月10日,该村年满16岁的男人全部被枪杀,儿童被押送至格内森瑙集中营,妇女被囚禁于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利迪斯经焚烧和爆炸而被夷为平地。 希特勒不仅通过党卫队直接管理集中营和灭绝营,而且组建武装党卫队(即党卫军)以防范国防军、加强法西斯武装力量。 1943年8月20日,希姆莱取代威廉•弗里克而出任德国内政部部长,权倾一时,进一步强化警察统治机器。 1944年7月20日谋杀希特勒事件发生之后,德国国防军被迫接受希姆莱为预备集团军司令。尽管缺乏军事指挥经验,希姆莱稍后又成为西线的上莱茵集团军群司令。 到1944年末,希姆莱的党卫队和警察系统发展到12个主要行政机构:党卫队首脑总部、党卫队中央局、党卫队中央指挥部(下辖一般党卫队指挥部、武装党卫队指挥部)、&ldo;种族与人口调整&rdo;局、党卫队司法局、党卫队、人事局、保安总局(先后由海德里希和卡尔登勃鲁纳任局长,下辖人事、编制与组织处,行政‐经济处,国内保安处和国外保安处,指挥国家秘密警察和刑事警察的保安警察处以及思想调查处)、民事警察总局、&ldo;经济和行政&rdo;组织、海斯梅约高级专员部、德国少数民族总局和负责强化德国国体的专员部。 1945年1月至3月,希姆莱出任德国维斯杜拉集团军群司令,率部与苏军作战,进行垂死挣扎。 在第三帝国濒临崩溃之际,希姆莱感到末日来临,开始寻求退路。1945年4月,希姆莱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卢伯克瑞典领事馆与瑞典红十字会会长福尔克•贝纳多特伯爵会晤,表示同意西线德军(包括驻丹麦和挪威的德军在内)向艾森豪威尔投降,实现单独媾和,以求在东线继续与苏军顽抗。希姆莱甚至梦想于1945年5月出面重新组织一个纳粹政府。希特勒得知其最忠实的追随者背叛自己的消息,狂怒不已,下令把希姆莱作为卖国贼予以逮捕,解除希姆莱的一切职务并将其开除出党。因而,邓尼兹政府中并没有希姆莱的位置。 纳粹德国土崩瓦解之后,希姆莱改头换面,身着陆军士兵制服,剃去短胡子,左眼贴上眼罩,准备潜逃。5月21日,希姆莱被英军俘虏。 1945年5月23日,希姆莱为了逃避正义的惩罚,咬破藏在口腔里的氰化钾胶囊而自杀。 (肖石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