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二战风云人物之斯大林 > 第107章(第1页)

第107章(第1页)

第七部分聂荣臻元帅(1)

聂荣臻(nierongzhen,18wtxt‐1wtxt2),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第115师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北方分局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晋察冀中央局书记等职。  18wtxt年12月29日,聂荣臻出生在四川省江津县吴滩镇郎家村的农民家庭。8岁时到吴滩冲口外祖父家读私塾。1917年夏考入江津县立中学读书,他喜爱阅读科普读物和《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学习成绩很好。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聂荣臻参加&ldo;江津学生联合会&rdo;,与进步学生一起,积极参加游行,高呼口号,讲演,号召民众抵制日货。并作为进步学生代表与反动当局谈判。反动当局阴谋迫害进步学生时,聂荣臻被迫离校。于同年9月去法国勤工俭学。他先后在法国和比利时四年时间。在此期间,他开始学习马列主义,积极考察工人运动,确立了共产主义世界观。1922年8月,聂荣臻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2月,他出席了在巴黎召开的中国少年共产党临时代表大会,会议决定加入国内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聂荣臻与刘伯承一起负责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工作。同年,聂荣臻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0月,进入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翌年2月,同叶挺等一起被抽调到红军学校学习,并介绍叶挺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  1925年5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北伐战争开始后,任两广区委特派员、湖北省军委书记。1927年7月,经周恩来指定,聂荣臻、贺昌、颜昌颐组成南昌起义前敌军委,聂荣臻任军委书记,出色地组织了张发奎部第25师大部起义。起义失败后,他与周恩来、叶挺等一起转移香港。同年12月,他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中共广东省军委书记,他协助总指挥叶挺指挥起义部队作战。广州起义失败后,聂荣臻到达上海,调军委协助周恩来同志工作。1932年1月,转移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同年3月,中央决定重新组建红一军团,聂荣臻出任政治委员,与林彪一起组织指挥了著名的漳州战役,取得了歼敌第49师大部,缴获飞机两架的胜利。8月以后,又指挥部队连克乐安、宜黄、建宁、黎川、资溪等城,毙伤敌5000余人。1933年1月,指挥红1军团,红31师、红22军进行了浒湾战斗,歼敌2000余人,威逼敌重镇抚州,受到苏区中央局的通报表彰。在第四次反&ldo;围剿&rdo;时,他指挥第1军团、第3军团和红21军进行了黄陂伏击战役,歼灭陈诚部主力第52师全部和第59师大部。之后又进行了草台冈战斗,歼敌精锐第11师大部,重创第9师一部,粉碎了敌人第四次&ldo;围剿&rdo;。第五次反&ldo;围剿&rdo;虽然是失败了,但聂荣臻和林彪指挥红1军团在1933年8月和1934年9月仍然取得了乌江战斗和温坊战斗的胜利。  1934年1月,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聂荣臻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同年10月参加长征。长征中,聂荣臻与林彪率第1军团担任前卫,击溃敌1个师阻击,攻占金鸡、新田、版石、城口、九峰山,保障了红军顺利突破敌三道封锁线。在突破敌第四道湘江防线时,聂荣臻指挥红1军团堵击优势之敌4个师的猛烈进攻,保住了渡口,使中央纵队得以安全通过。  1935年1月,在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上,聂荣臻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批判了&ldo;左&rdo;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军事路线。遵义会议后,他率部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袭取腊子口,为中央红军北上打开了通路。11月,聂荣臻率部参加直罗镇战役,在红15军团配合下,经四天激战,全歼守敌第109师又1个团,毙敌师长牛元峰,之后又在张家湾迎击来援的敌第106师歼其1个团,整个战役毙敌1000余人,俘敌53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ldo;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rdo;。接着聂荣臻又率部参加了东征作战,突破黄河天险,给山西军阀阎锡山以沉重打击。在山城堡战役中,与红二、四方面军配合作战,歼灭胡宗南部1个旅另2个团,粉碎了敌人对陕北苏区的进攻。西安事变发生后,他率领部队急进庆阳策应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抵抗国民党军的进攻。

第七部分聂荣臻元帅(2)

1938年秋季反围攻战役中,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聂荣臻参加党在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坚决拥护中央北上抗日的主张,出任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率部挺进华北抗日前线。1937年9月,与林彪共同指挥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他根据日军侵华以来未遇有力抵抗,骄纵轻敌思想,利用平型关良好的地形条件,冒雨率部进入伏击阵地,以突然猛烈的打击将敌分割歼灭,毙敌精锐1000余人。八路军平型关的首战告捷,是抗日以来中国军民取得的第一个歼灭战,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增强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10月下旬,聂荣臻率第115师独立团等3000多人挺进晋察冀地区,创建了我党第一个敌后根据地,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指挥各分区部队和新建立起来的游击队活跃在敌后,四处袭扰日军,断敌交通,使敌人日夜不得安宁。日军为确保其后方交通安全,曾调集第5师等部2万多人,以平汉、平绥、正太、同蒲路为依托,兵分八路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围攻,企图消灭我抗日武装力量。聂荣臻则采取了以游击队袭扰、疲惫和消耗敌人,主力部队机动歼敌的方针,积极灵活地展开了反围攻作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粉碎了敌人的围攻,歼敌1000余人,进一步发展巩固了根据地。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临时政府成立时,他当选为边区政府委员。2月,为配合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作战,他先后对平汉路等重要交通线发动了三次大破袭战,袭入新乐、保定、易县等10余座城镇,破坏铁路100余里,毙伤日伪军1200余人,迫使日军增加了对平汉路的守备兵力。9月,日军在&ldo;中攻武汉、南取广州,北围五台&rdo;的战略方针指导下,调集了第110、第26、第109三个师团和混成第2、第3、第4旅团5万余人,分25路对晋察冀五台、涞源、阜平中心区发动进攻。在敌人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聂荣臻领导晋察冀边区的军民采用小部队、游击队不断袭扰敌人,破坏其交通线,断其供给,坚壁清野,不断消耗敌人,相机集中兵力歼敌一部。在历时48天的作战中,先后进行大小战斗130多次,毙伤敌5200余人,粉碎了敌人妄图分割围攻根据地的阴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