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城有俊才吗?”
十七郎目光凝视,两个儒士消失的方向,喃喃自语。
端坐在马上,失神的望着城门的方向。
此人,乃是盱眙城的豪商张阳炎。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并不是他的本名。
他本姓刘,名二十二。
其实,从这个名字之中,就能够看的出来,他本不是豪商之身。
刘二十二,或应该唤作刘阳炎。
其实,他本就是一个孤儿。
只不过,在流亡活命的时候,被盱眙的张姓豪商所收养。
张阳炎,出生的那个年月,天下并未平静,人命如草芥一般。
即便是颇有家资的张姓豪商,两子也都在乱世之中,被夺取了性命,只留下一女。
刘阳炎被收留下来,就是为了给张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
因此,此后刘二十二就更名为了张阳炎。
别看张阳炎孤儿出身,还属于上门女婿,心底之中,却也是一个不甘于现状的人。
张姓豪商,也就是他的岳父死了之后,张阳炎就继承了他的全部家产。
但是,这些年以来,张阳炎也非常明白。
即便是,他能够聚集再多的钱财,在世人眼中,也不过是一个末流商贾而已。
他也明白,自己这种人,想要改变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世族阶层是他们这种人永远无法攀附的。
但是,他也不寄希望于独子张俊身上,从小为他聘请名师教导,希望张俊能够有所作为。
眼看着张俊一天天长大,虽然书读的还不错。但是,商贾之子的身份,却让他想要出人头地,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为此,张阳炎就大施钱财,给张俊寻找接触名士的机会。
张阳炎明白一个道理,想要让儿子博取机会,就必须融入到那个阶层的圈子才行。
也只有这样,从儿子张俊这一代,张家说不定才有机会,能够做到真正的改变。
只要是能够进入到那个圈子,张阳炎相信,儿子就一定有,能够出人头地的机会。
当听闻到,有两个名动天下的名士,要途经盱眙的时候。
张阳炎不惜花费大笔钱财,委托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因获罪被罚的詹事司直杜求仁,请两个名士前来盱眙停留。
杜求仁虽然贪婪了一些,张口的时候,毫不留情。
但是,却是一个说话算话的人。
两位名士,果然到了盱眙,且登上了张府的门。
张阳炎欣喜如狂,一再的叮嘱儿子,要和两个名士,多亲近些。
张俊也算是小有才学之人,一番攀谈之后,两个名士倒是对他,认同了不少。
只是,让张阳炎奇怪的是,前往都梁山游玩了半日,回来之后,两个名士居然不辞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