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剿匪倒是一举三得了!
萧轼心里虽然着急回去,但也默默支持着慕长生。
每回剿匪,他都指挥火炮营,对着匪巢先轰它几炮,然后再让慕长生的部下一哄而上。
此举既减少了己方的伤亡,又提高了剿匪速度。
倒没耽误多少行程。
到京郊时,刚好是大年二十九,而此时,大军竟扩张到了五万人。
离京城还有一百里时,就有皇上派来的禁军相迎。
慕长生率领的西征军获此大胜,在大康历史上前所未有,自然受到最高规格的接待。
一路大旗飘飘,号角阵阵。
可这些迎接他们的人,却是各为其主,各怀鬼胎。
纷纷代表大皇子、三皇子,对他们许下高官厚禄封侯拜相重重利诱,只为拉拢慕长生。
除了拉拢他们,还强势地要接管火炮营。
可慕长生怎可能答应?
火炮营可是他最大的仰仗。
他们一家要想全身而退,没有火炮营可不行。
慕长生被这些人纠缠,已经不胜其烦了,可之前一直安安静静的五皇子偏偏这个时候也作起了妖。
拿着剑跑到慕长生的帐篷,指着他,傲慢地命令他归顺三皇子。
萧轼看着眼前脸色苍白,眼下发青,一副二世祖蛮横模样的五皇子,冷笑一声,“五皇子殿下,你可是大皇子率领的西征军救下的。”
他不是要维护大皇子。
按理,他们应该顺势与三皇子合作,杀了大皇子,到时他们一家全身而退。
可将大康交到三皇子手里,慕长生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若是三皇子做了皇帝,就凭这人贪生怕死的性子,一旦外族再入侵,三皇子只怕会不断地割地赔款。
那要不了几年,大康就会被瓜分完毕。
那慕长生这般辛苦抗敌所为哪般?
面对他的质问,五皇子冷笑道,“你以为本皇子不知道?在三川口,党项大元帅给大皇子写了封信,若是大皇子不肯停炮,便要杀了本皇子。可大皇子看了信后,却视若无睹,仍然继续射炮。”
萧轼看向慕长生。
他果然没猜错,那封信果然是党项拿五皇子要挟大皇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