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他无立场抵抗天子兵马。
“是,此论断并无差错,但是——”
这个事很难解释,正常情况下,的确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收编。
可是因为男子独有的“以下克上”能力,会演变成酣畅淋漓的掏鞭。
本来我跟着去一定能够避免,可偏偏他脑子一热就先去了。
许泽道:“恐是诈降啊,陛下不如下一道军令,遣微臣带兵南下接应。”
“张绣麾下有一人名贾诩,此人陛下可还有印象?”
“嗯……贾诩,”刘协仔细的回忆了一番,恍然点头道:“当时李傕、郭汜军中的确有一个叫做贾诩的参军,二人对他都很尊敬,言听计从。”
“陛下,之后李傕、郭汜相斗,恐怕也是他推动,而张济能够提早占据弘农,接迎陛下,也是他投奔后献计。”
“最后,这人更是取南阳而立,左右逢源,可以待价而沽,何等远见?”
“此人竟有如此大才?”
刘协大为惊奇,若自己东行之事和李郭两人相杀都是这人一手推动,那可就太可怕了。
许泽笑道:“陛下放心,也并非是他一手谋划之局,他应当只是洞察了人心,而后在其中推动局势。”
“若是有这种谋划之能,那怎还需要到南阳去谋求一个容身大计呢?”
“就怕他反复,投的不是司空,而是袁绍。”
刘协一听,神情大为震动,许泽的这番话才是真正触动到了他内心的担忧。
曹司空而今乃是大汉支柱,一旦倒塌,许都朝堂将会万劫不复,曹氏、夏侯氏也将会失去主心骨。
“子泓,你的担忧不无道理,许南如今巡防、治安之事如何,可否抽得开身?”
“没问题,留下旧部千人安排巡防,许南营有两千精骑可调动。”
“子修亦是在我麾下,可一路同行。”
“嗯,”刘协沉吟踱步,背着手思量许久,点头笑道:“那朕就下令,子泓先行一步,诏书立刻就会到尚书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唯!多谢陛下!”
许泽松了口气,好在没有思考太久,虽然本来也无所谓,没有诏令他也会立即去追曹操的军马。
命令到尚书台,荀彧拿起一看,眉头微皱,没想明白为何。
“怎地陛下要调动子泓的兵马?”
尚书台感觉奇怪,可是荀彧还是听命将诏令发出,同时调河内一千骑兵交给许泽指挥同行。
董承听到消息的时候人都快气炸了,韩暹、杨奉现在混迹于豫州、河内一带。
这些骑兵是他们的旧部,河内屯驻有骑兵近三千,步卒甲士七千余,属于是杨、韩和伏氏交给董承的兵马。
也是最后的倚仗。
现在陛下一口气要走一千骑,也不说干什么,董承一气之下从中选了一千死士,让他们到了南阳之后看情况行事,找准时机在战场上刺杀许泽。
或出卖或哗变,总之只要能杀死几个重要人物,通通都有千金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