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地道战mv > 二九五章 闪击大西北(第2页)

二九五章 闪击大西北(第2页)

知道太祖在问什么,总理道:“主席,韩立洪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信任他。”

沉吟片刻,太祖道:“恩来,那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他不太信任我们?”

默然半晌,总理微微点了点头,道:“是的,可以这么说。”顿了顿,继续道:“主席,韩立洪对意识形态的东西不感兴趣,他说过,意识形态很容易道德化,一旦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就很容易犯错误,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点了点头,太祖道:“他说的很对,革命需要激情,但容易走入极端。”

总理道:“主席,韩立洪最难得的是对权力没有野心,而且,他的政治主张和我们没有冲突的地方,他对那些官僚资本比我们还要痛恨。”

又点了点头,太祖道:“恩来,你看他对组建联合政斧是真心的吗?”

总理道:“是真心的。”

至少在可见的将来,这个联合政斧基本就是个扯皮吵架的政斧,权力谈不到,效率更别提,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质意义。

国民党是个组织极为松散的政党,虽然现在时机不对,但以他们和黑神军联合的力量,打倒国民党还是有把握的,所以,发现韩立洪是真心实意想要组建联合政斧,总理很是惊讶。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家要保持稳定,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斧,这是中国大一统政治文化传统的原因所在。

韩立洪很清楚这个联合政斧的种种弊端,但他之所以坚持要组建联合政斧,有两个理由。

没有强大的中央政斧,最大的危害是战乱,但这个,因为他们可以保持强大的威压,战乱必定可以避免,如果真有战乱,那就是绝对统一之战的开始。

这是第一个理由。

没有强大的中央政斧,各省各自为政,列强又必定会插手中国政务,这在实质上使一个国家成为十几个国中之国,其弊端和危害显而易见。

对此,韩立洪认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历来都是一个无解的老大难,所谓一抓就死,一松就乱,这个平衡点永远也找不到。

地方自治的好处显而易见,而中国从没有地方自治的传统,就是因为地方自治的好处大,危害也同样大。

现在,是个机会,因为可以避免地方自治最大的危害—战乱。

韩立洪更进一步指出,他们控制了大半个中国,有南方发展工业必须的资源,今后可以通过经济向其他各省施加影响。

更有甚者,是各省必定会有竞争,谁胜,也就意味着谁的制度更好,而这必然要上升到意识形态之争。

为此,那些列强必定要扶持代表官僚买办资本的国民党,而这就在实质上提升了中国的整体国力。

在这方面,有一点韩立洪没说,但总理也清楚,竞争的压力[***]更大,而这要求做事情就要像打仗一样,来不得半点错误。

错了,就要付出代价。

最后,韩立洪给出了点睛之笔:当中国的整体国力上升到某一程度,量变必定会引起质变。到了那时,中国主要利益集团的利益必定会与列强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这就必然要求进行国家整体力量整合。

到那时,自然就会有一个代表国家利益的中央政斧。

太祖听完,思索良久,笑了,道:“他这么年轻,耐心倒是不错。”

犹疑了一下,总理道:“主席,我感到这次黑神军可能会跟苏联发生冲突。”

抽了一口烟,徐徐吐出,微微眯起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冷光,太祖道:“敲一下苏联也好,他们机会选的不错。”

总理点了点头,他清楚,太祖一直对苏联以及苏联把持的共产国际非常不满,但碍于现实,又不得不虚与委蛇。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

――――马家军不是一家,而是好几家,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姓,马家军是最传统的封建军阀。

甘、河、回、马。

这四个字代表了马家军用人的金科玉律,意思是甘肃人、河洲人、回族、马姓,核心权力采取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封建继承方式。

回族聚居在青海、甘肃一带不是没有原因的,是历代统治者出于制衡藏民的需要。所以,这里的回族一般是很少参与叛乱的,只要可能,他们都是依附于当时的中央政权的。

马家军也是这样,当初马步芳出卖方振武,就是出于这种需要。

论战斗力,马家军是顶尖的,只是,他们的装备要差点,比不了中央军。

马步芳非常厉害,其人阴沉持重,极富心计,处事果决,手段狠辣,无所不用其极,又思虑周密,诸事分寸把握有度,拿捏得当。

如今天下大乱,马家军的势力已成,中央政权对他们只有拉拢,别无他法,又自恃军力强悍,所以,马家军上下无不骄横之极。

听闻方振武带着黑神军来打他们,除了马步芳心里打鼓之外,其他人全都不在乎。

实际上,马步芳虽然心里打鼓,但也并未真的感到害怕。

黑神军虽然厉害,但华北各方势力交错,又刚跟曰本打完,马步芳不相信黑神军会派出多少军队来打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