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民族英雄指的是谁 > 第447章 历史的传承(第4页)

第447章 历史的传承(第4页)

历朝历代,无数的人都纷纷怒骂了起来。

明朝,清朝部分时空,一些处在华夏大地上的外国人一个个的苍白的脸上,此刻确实无比的红润!

想来,应该是尴尬和羞愧的!

“n0!n0!n0!”

“哼,等着吧,到时候朕就说这些西方人是自己想要去死!他们就是真的自己去死的!”

朱棣冷哼了一声

【扯远了,关于历史的重要性,先不说了,回到咱们的史学大家司马迁身上。

他字子长,关于他的出生年份,也是有偏差,但只偏差了10年,也就是在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或者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

当然,关于他的故乡也有争议,说左冯诩夏阳(陕西韩城)和龙门(山西河津)的都有。】

“这,太史公,要不你在你的史记里,将你的详细出生年份记录上?”

汉宣帝看向了司马迁。

“臣遵旨!”司马迁赶忙拱手道。

【司马迁的八世祖为战国时期秦朝名将司马错,再往前则已经不可考证了。

他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时期,捐了四千石粟米换了个五大夫的爵位。

到他的父亲司马谈时,被汉武帝招为了太史令。

现在很多人以为太史令就是史官,但太史令的职责比史官要大。

在先秦时期,这叫做太史,地位很高,主要掌管天文历法,国家典籍,祭祀,记录史书等很多职责。

在秦汉时期,称为太史令,地位有所降低,职责缩小,主要是负责天文历法的,记录历史。

司马迁长大一些后,就离开了老家,来到了长安,随后在他父亲的要求下,从武关开始游历天下,遍访河山,收集各种遗失的历史,传说等等。

他从荆州南下,进入长江流域,游历楚国旧地,再向东到吴越,然后向北到山东,再向西从黄河流域回到长安。

回京城之后,他便担任了郎中。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朝平定西南,设置五郡,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协助西南诸郡的建设。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东巡渤海,于泰山封禅。本来担任重要任务的太史令司马谈因为重病在中途停下,无法参加,越想越气,就越病越重。

司马迁出使西南的任务完成后,就急忙赶回来参加封禅大典,但路上听说父亲病重,就急忙去看望。

司马谈对司马迁说:“我们的祖先,从虞朝,夏朝时期就掌管天文历法,在周朝时期就是太史。后来衰落了,到现在皇帝封禅,我却病重不能参加,难道到此要断绝了吗?”

接着,司马谈又提起周公,孔子等等无数先贤整理华夏典籍、资料,传承华夏文明的伟大使命,以及四百年乱世,许多档案史料断绝的情况,并期望司马迁能够将他未完成的事情继续下去,寻找遗失的历史,编撰好,记录传承下去。

司马迁含着泪向父亲誓,一定会将他未完成的事业给坚持下去,不敢有丝毫纰漏。

也就是从此刻起,司马迁承担起了父亲的遗志,承担起了家族的志向,并且实实在在的践行了他的诺言。

大概可能是在十几二十年前或者几十年前或者更早,一些人对司马迁的《史记》上面记录的一些事情持有怀疑态度,觉得有些事情记录得有些奇怪,不合理什么的,认为可能是司马迁记错了。

但是,随着许多地方的考古工作的进展,那些在《史记》里确定,却被后人怀疑搞错的记录,被文物证明了,《史记》真靠谱。

至于有些司马迁自己都无法确定的事情,司马迁基本都在史记里面有体现出来。

这可当真是说不敢有丝毫纰漏,就真是不敢懈怠啊!】

“好好好,我儿厉害,我儿不愧为我司马家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