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中国历代名人选录 > 第1章 周平王姬宜臼(第2页)

第1章 周平王姬宜臼(第2页)

3.拥立继位与两王并立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鄫国、西夷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在骊山之下被杀,西周王朝宣告灭亡。在这动荡的局势中,申、鲁、许等诸侯国出于自身利益和对正统的维护,决定拥立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

申国作为周平王母亲申后的娘家,与周平王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自然全力支持他登上王位。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在诸侯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力,其支持周平王有助于稳定局势,争取其他诸侯的认可。许国则是出于对周王室的忠诚和对局势的判断,加入了拥立周平王的阵营。这些诸侯国的联合行动,为周平王的继位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支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周平王的继位并非一帆风顺。就在他继位的同时,诸侯虢公翰拥立周幽王之弟余臣为天子,史称周携王,从而形成了周王朝两王并立的局面。虢公翰拥立周携王,可能是出于对周平王背后申国势力的忌惮,也可能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周王室中的地位和利益。他认为周平王的继位是申侯等诸侯的阴谋,而周携王作为周幽王的弟弟,更具有继承王位的合法性。

两王并立的局面持续了长达20年之久,这期间周王朝陷入了分裂和混乱。周平王和周携王各自拥有支持者,双方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周平王依靠晋、郑等诸侯国的支持,勉强维持着自己的统治。而周携王则在虢公翰等诸侯的拥护下,占据了一定的势力范围。

这种分裂局面给周王朝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一方面,两王并立使得周王室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诸侯们对周王室的忠诚度下降,纷纷各自为政,导致周王朝的统治秩序陷入混乱。另一方面,两王之间的斗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周王朝的国力进一步削弱。

周平王二十一年(公元前750年),支持周平王的晋文侯攻杀周携王,结束了周王朝长达20年的两王并立局面。这一事件使得周王朝再度重新统一,稳定了东周初年的局势。周平王也得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继续领导周王朝在动荡的时代中艰难前行。

4.东迁洛邑

周平王继位后,面临着一个千疮百孔、危机四伏的局面,东迁洛邑成为他不得不做出的艰难抉择。

镐京,这座曾经辉煌的西周都城,在犬戎的洗劫下已破败不堪。宫殿被焚毁,街市成废墟,百姓流离失所,昔日的繁华荡然无存。而且,镐京地处西北,直接暴露在犬戎等游牧部落的威胁之下,安全难以保障。周平王深知,若继续留在镐京,周王室随时可能再次遭受犬戎的攻击,甚至有覆灭的危险。

同时,周王室的实力在长期的政治乱象和战争中遭到了极大的削弱。土地大量丧失,人口锐减,财政收入匮乏,已经无力重建和守卫镐京。而洛邑位于中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且有天然的地理屏障,有利于周王室的防守和发展。基于这些因素,周平王决定将都城东迁到洛邑。

东迁洛邑并非易事,需要诸侯的支持和协助。郑、秦、晋等诸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郑国的郑武公积极响应周平王的号召,他率领郑国军队护送周平王东迁。郑武公不仅在军事上提供了保护,还在政治上给予周平王支持。他被周平王任命为司徒,与晋文侯一同辅佐周王室,帮助周平王稳定了东迁后的局势。

秦国的秦襄公在犬戎攻打周朝时作战得力,立有大功。在周平王东迁时,他也派兵护送。为了感谢秦襄公的帮助,周平王提升秦襄公为诸侯,并赐封给他西戎攻占的岐山以西土地。这一举措不仅让秦国获得了发展的机会,也为秦国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晋国的晋文侯同样是周平王东迁的重要支持者。他在政治上声援周平王,在军事上给予周王室一定的保障。晋文侯还攻杀了周携王,结束了周王朝两王并立的局面,使周王室得以重新统一,为周平王东迁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送下,周平王率领王室成员和部分臣民离开了镐京,东迁至洛邑。东迁之后的周朝,史称东周,这一事件也标志着春秋时期的开端。从此,周王室的权威逐渐衰落,诸侯争霸的时代拉开了帷幕。

三、周平王的为政举措

1.列秦诸侯

周平王提升秦襄公为诸侯并赐封岐山以西土地,这一决策有着深刻的背景和考量。

在周平王东迁的过程中,秦襄公展现出了非凡的忠诚与实力。当犬戎攻打周朝,局势危急之时,秦襄公率领秦军奋勇作战,表现得极为英勇,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在周平王决定东迁洛邑时,秦襄公更是毫不犹豫地派兵护送,为周平王的顺利东迁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周平王深知秦襄公的贡献巨大,为了表达对他的感激与嘉奖,同时也为了借助秦国的力量对抗犬戎,于是做出了提升秦襄公为诸侯的决定。

周平王赐封给秦襄公岐山以西的土地,这片土地原本被西戎攻占。周平王对秦襄公承诺:“西戎凶恶无道,掠夺我们岐、丰的土地,只要秦国能攻打并赶走西戎,如果秦国攻占这些土地,那这些土地就归秦国所有。”这一赐封看似慷慨,实则也是周平王的无奈之举。当时周王室势力衰微,已经无力掌控这片土地,将其赐封给秦国,既可以让秦国为周王室抵御西戎的侵扰,又能在名义上维持周王室对这片土地的主权。

这一决策对秦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获得诸侯地位,使秦国在政治上得到了周王室的认可,提升了秦国在诸侯中的地位和威望,为秦国日后参与中原事务奠定了基础。而岐山以西的土地,虽然当时被西戎占据,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秦国以此为契机,开始了与西戎的长期斗争。秦襄公及其后代子孙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不断向西部扩张。他们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军事建设,逐渐壮大了自身的实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秦国成功地攻占了岐山以西的地区,将其纳入了自己的版图。秦国的领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人口也不断增加,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增强。秦国从此开始崛起,逐渐成为了春秋时期的强国之一,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任用郑、虢辅政

周平王东迁洛邑后,为了稳定局势、重振周王室的权威,他任用郑武公、郑庄公父子和虢公忌父担任周王室卿士,这些举措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武公是周平王东迁的重要支持者之一。在护送周平王东迁的过程中,郑武公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周平王对他十分倚重,任命他为司徒,让他与晋文侯一同辅佐周王室。郑武公在任期间,积极协助周平王处理朝政,稳定了东迁后的局势。他凭借郑国的实力和自己的威望,在诸侯中起到了一定的协调作用,为周王室赢得了短暂的和平与稳定。

郑武公去世后,其子郑庄公继承了郑国的君位,同时也继续担任周王室的卿士。郑庄公是一位极具政治野心和谋略的君主。他在周王室中掌握了重要的权力,凭借郑国日益强大的实力,逐渐在诸侯中崭露头角。然而,随着郑国实力的不断增强,郑庄公的野心也逐渐膨胀。他开始在周王室中独断专行,不把周平王放在眼里,试图操纵周王室的朝政。

周平王对郑庄公的专权行为感到不满,为了制衡郑庄公的势力,他开始暗中扶持虢公忌父。虢公忌父是虢国的国君,虢国在当时也是一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周平王任用虢公忌父担任周王室的卿士,希望借助虢国的力量来牵制郑国。虢公忌父在周王室中逐渐崭露头角,与郑庄公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态势。

郑、虢两国在周王室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复杂。郑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和与周王室的密切关系,在周王室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郑武公和郑庄公父子先后担任周王室卿士,掌握了周王室的部分权力,对周王室的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郑国的强大也引起了周王室的忌惮,周平王试图通过扶持虢国来平衡郑国的势力。

虢国则是周平王用来制衡郑国的重要力量。虢公忌父在周王室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他与郑庄公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虢国的存在对郑国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使得郑国不敢轻易对周王室采取过激的行动。

周平王任用郑、虢辅政的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试图平衡各方势力,维护周王室的权威,但也加剧了周王室与诸侯之间的矛盾。郑、虢两国之间的明争暗斗,使得周王室内部的政治局势更加复杂,也为后来的周郑交质等事件埋下了伏笔。

3.周郑交质

周平王与郑庄公之间的矛盾,源于郑国实力的不断壮大以及郑庄公在周王室的专权行为。

郑庄公继承父位后,凭借郑国强大的国力,在周王室中担任卿士,掌握了重要权力。他行事专断,不把周平王放在眼里,试图完全操纵周王室的朝政。周平王虽为天子,但此时周王室势力衰微,面对郑庄公的跋扈,心中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