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晋人现在如果能打得过大靖,又怎么会低头跟西荣人结盟。
要知道,从前在北晋人心中不仅大靖是他们觊觎的盘中餐,西荣也只是个龟缩西方的番邦蛮夷而已。
当然,西荣对北晋的印象也没有好到哪儿去。
卫冉轻捋着胡须道:“所以,西荣不会给我们各个击破的机会,既然与北晋结盟,必然是打着双方夹击的想法。”隔岸观火有时候可以,有时候却会弄巧成拙。
北晋若是败了,西荣自己也未必能在大靖手里讨到便宜。要知道北方边境上承担压力的一直都是龙朔军,但谁说南方的两支兵马不能择一北上?甚至还有驻守皇城的兵马,必要时候也是可以出征的。
只是看大靖有没有倾力一战的决心而已。
北晋溃败意味着大靖北方的压力骤减,只要缓过一口气下一个目标自然是专心对付西荣人。
年轻将领点点头,脸上却依然还有几分疑惑。
他们收到战报,朔云城那边大将军与北晋东路军交战三战三胜,大将军已经出关向东追去。
鄯城这边虽然只是小小的交战了几次,北晋人也没有讨到便宜。
西荣人如果真心与北晋结盟,为什么现在还不出手?
虽然小云山和清水河驻扎了一些龙朔军,但数量太少不足以威胁西荣军后路,西荣人到底在打着什么主意?
“报!”
正思索着,帐外突然传来一声急报。
大帐的帘子被人从外面掀开,传讯的士兵捧着一个小巧的卷筒进来,恭敬地送到卫冉跟前。
“启禀大将军,西路探子急报!”
卫冉伸手接过,挥手将人遣退。
打开密封的信筒,卫冉一看上面的内容瞬间变了脸色。见他如此,年轻将领也是一怔,有些紧张地问道:“大将军,出什么事了?”
卫冉皱眉道:“正西方有一支七万人的精锐铁骑正朝着鄯城而来,距离我们七十里左右。”
年轻将领一愣,“北晋哪里来的七万兵马?”
鄯城正西方这些年一直是北晋控制的范围,但北晋现在有多少兵马他们大概还是有数的。
北晋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挤出一支七万人的正规骑兵了,除非他们真的打算拼着亡国灭种也要跟大靖一战。
“难道是西荣人?”年轻将领皱眉道。
如今西荣和北晋结盟,西荣人确实可能从北晋的领土上出兵围困他们。
这是要从三面合围他们?
卫冉皱眉思索着,半晌才道:“西荣大皇子和荣戍目前领兵三十万驻扎白兰城,西南和龙骧军对峙的兵马不低于十万。西荣人竟然还能分出七万骑兵从西方而来?若是如此,到时我们小看了西荣人。”
西荣和北晋一样,都是地广人稀的地方。
跟北晋不同的事,西荣的西边和南边还有不少国家和部落,更不像北晋盛产战马。
北晋去年三十万兵马大败,就已经元气大伤,让北晋王几乎不顾体面的与西荣结盟,如今更可以算得上是背水一战。
如果不是大靖摆明了打算今春大举出兵,北晋现在最希望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和西荣结盟围攻大靖。